摘要:按说当时曹琴默已经是嫔位了,自己还在盘算着怎么升到妃位,贵妃位,好为温宜争一个好前程,那她为什么这么沉不住气,还要冒险进言杀了华妃呢?按照她前面的足智多谋的人设,不应该走这一步险棋啊。
曹琴默的下线全都是甄嬛主导的?甄嬛为什么教曹琴默把迎春花镶嵌在指甲上?曹琴默下线背后还藏有什么样的隐情和细节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之前看剧的时候就感觉曹琴默下线都是自己作的,都是因为她向皇上进言要杀了华妃,就连一向杀伐果断的宜修都被吓了一跳,这才让皇上和太后商量除掉她。
按说当时曹琴默已经是嫔位了,自己还在盘算着怎么升到妃位,贵妃位,好为温宜争一个好前程,那她为什么这么沉不住气,还要冒险进言杀了华妃呢?按照她前面的足智多谋的人设,不应该走这一步险棋啊。
相信你一定猜得到,就是甄嬛给了曹琴默错误的信息,导致她误判了皇上的心意。当初甄嬛跟曹琴默说年世兰现在还是答应,皇上碍于情面大概也不能太为难她了,言外之意是怂恿曹琴默去做这个顺水推舟的进言,好让皇上更加感激曹琴默的一臂之力。
曹琴默正好也有这个心思,便顺理成章的入了局,让甄嬛一石二鸟,既除掉了曹琴默,又把温宜送给端妃,拉拢了端妃为自己的同盟。
那么如果曹琴默升了嫔位之后,就老老实实的不出幺蛾子,甄嬛会放过她吗?那肯定也是不会的,因为曹琴默之前就屡次设计陷害甄嬛,比如余莺儿下毒,就是曹琴默想到的主意,后来又故意在皇帝面前提起皇帝和甄嬛好是因为果郡王的名号,引起皇帝对甄嬛的疑心。更是故意做局让甄嬛跳惊鸿舞。
自打这三件事以后,甄嬛就对她产生了戒心,但是没想到她突然又把爪牙伸向了眉姐姐,制造了“假孕争宠”,直接把眉姐姐拉下神坛。
接着又是“木薯粉事件”,曹琴默和华妃一起陷害甄嬛。但也就是这次事件让甄嬛发现曹琴默对华妃也并不是那么忠心,甚至是恨华妃的,只是为了顾及到温宜,曹琴默才会忍气吞声。
所以甄嬛才在淳儿落水事件的时候开始对曹琴默发起策反。而曹琴默也很识时务的抓住了机会,向甄嬛示好。自此曹琴默心里叛变的种子就生根发芽。直到华妃复位,曹琴默才彻底向甄嬛投去了“投名状”。
但毕竟曹琴默之前陷害过自己那么多次,甄嬛也不能一时对她完全放心,就故意拿华妃和曹琴默的旧情来试探她,也顺便看看曹琴默是否知道此次华妃复位是捧杀的结果。万一她看华妃复位,再重新投入华妃一党来对付自己咋办。
但曹琴默不愧是后宫智商第一梯队的,她早就看出这次华妃复位的太不寻常。所以借机向甄嬛表了忠心,所以甄嬛才会给曹琴默画大饼说会收温宜为义女,又教她把迎春花镶嵌在指甲上讨皇上开心。
意思就是说我不仅可以保住温宜的前程,还可以帮你分得一些皇帝的恩宠。所以曹琴默才会全心全意的帮甄嬛做事。
她们因利暂时结盟,但甄嬛自始至终都把曹琴默视为自己的敌人,只是因为暂时还需要曹琴默的帮助才没有动她,所以一旦华妃墙倒众人推,完全失了势,就利用错误信息误导曹琴默,让她在皇上面前进言杀了华妃,才招致杀身之祸。
来源:大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