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审美疲劳的问题,一般真人秀这种节目,一旦话题和题材被大家熟悉,关注度会一季不如一季。《再见爱人》相反:之前几季虽受欢迎,却一直不温不火;反而第四季爆火起来,一个月间天天都是微博热搜。这反映了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体现目前的某种社会危机。
最近有一个真人秀,火到被人称为“华人春晚”。它就是《再见爱人》。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四季。
因为审美疲劳的问题,一般真人秀这种节目,一旦话题和题材被大家熟悉,关注度会一季不如一季。《再见爱人》相反:之前几季虽受欢迎,却一直不温不火;反而第四季爆火起来,一个月间天天都是微博热搜。这反映了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体现目前的某种社会危机。
麦琳现象
《再见爱人》是一个“离婚真人秀”。它会找一些婚姻遭遇困境的明星和素人,共度18天旅程,由此来表现他们婚姻的问题。上《再见爱人》的,要么是想要离婚,要么是已经在离婚冷静期内。
众所周知,我国有“离婚冷静期”的制度。这个制度旨在增加离婚的成本,减少离婚率。在离婚申请提出后,夫妻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再设置一个月的冷静期。在这一个月内,夫妻双方任何一人反悔,离婚都不成立。
这个真人秀能这么火,有一个非常直白的看点:节目中人有多讨厌。
带火这一季的,主要是两个人。
前期是一位叫杨子的企业家,他是女明星黄圣依的丈夫。他所表现出的浓重“爹味”,受到大家的吐嘈。很快看点就被一位叫麦琳的女嘉宾接棒了。
麦琳是男歌手李行亮的妻子。她在节目中的一言一行,体现的所有习惯都会掀起争议的风暴。
最近的争议风暴,是被称为“熏鸡”的梗。在节目中设置了一个游戏,游戏里需要做出承担成本的决定。游戏中,麦琳坚持要支付较高成本购买熏鸡。
就这么个小事,却引发极大争议。这争议大到:她想买的熏鸡品牌,因为争议带来的流量,这两天已经卖到脱销了。
麦琳已经火到她以前的邻居、保姆所参予的讨论,都会引发热潮的地步。甚至出现谣言:一位自称节目剪辑师说,麦琳比节目上表现的更可恨。节目组出来辟谣,发言者并非剪辑师。但网民却并不买账,要求节目组公布未剪辑的母带,以佐证自己恨之有故。
可以说目前《再见爱人》之火,就是麦琳的爆火。这估且称之为“麦琳现象”:节目火,是因为其中一个引起公愤的人物。人们对节目的讨论,就是这个人——麦琳——可恨不可恨的讨论。
当然不能否认,有人是从别人的角度审视这个节目,甚至因这个节目而使自己的生活得以改善。但这里要谈的,却是这个网络现象:麦琳现象。
离婚真人秀真能反映真实婚姻状态么?
先来说“离婚真人秀”:它能反映真实的婚姻状态么?
首先,所谓“真人秀”者,就是会有数台摄像机对着节目中人。虽然观众看到得是,幕屏中两人一起做事、谈话,但就看场景的切换调度,就能推算出四、五个机位是如何跟拍的。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没有表演、不粉饰太平、不美化自己的形象呢?即使镜头前不是演员,在一个全国热播的节目中,比如麦琳的丈夫李行亮。在节目中一直表现出对妻子的款款深情、不离不弃,不时表达爱意。如果在十几年婚姻中,李行亮一直是这样一个态度,为什么会走到要离婚的地步?难道是因为这个女人坏透了?
在之前几季中,有很多嘉宾,节目中的状态和生活中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第一季中,有一对夫妻,虽然生活中分居已久,但节目里却深情脉脉。有的互动环节中,看上去特让人动容。但节目之下,两人却火速离婚。可以想见他们生活中完全不是节目中的样子。
其次,节目是有剪辑。一个真人秀节目,要有暴点、有矛盾。如果没有,大家看什么呢?《再见爱人》从第一季,就受取非常俗气的策略:要么呈现狗血的矛盾,要么呈现狗血的煽情。多数时候还是以煽情渲染泪点为主。通过煽情和恨意的交织,来锁定观众的情绪。
所以可以想见,这个节目能火,是节目剪辑的结果。这里要想一下的是,节目嘉宾用真实身份上节目,却要因人为的剪辑产生的印象而受评价,这点是否合适。
最后,节目按排了各种游戏、活动、旅行。这些特殊的安排,真能反映他们十几年婚姻的真实状况么?
节目的嘉宾位,结婚时间短的七、八年,长的十几年。这些婚姻的日常状态,是不是能在节目短短几天的特殊互动所反映,能不能被几时小时的观众来评价,是很成问题的。
总之,从上述三个角度:嘉宾是否能真实表现自身状态、节目剪辑是否会为了节目效果所有拼接、节目安排是否能反映真实婚姻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十几年在婚姻中积累下的矛盾和背景是无法呈现出来的。
观察团的庸俗心理学
婚姻真人秀这么火,多少说明很多人都陷入婚姻困境中。如果已婚观众想透过看这个节目,来寻找婚姻问题的解法;或者未婚男女想在婚姻前通过这个节目学习怎么恋爱,恐怕是要问道于盲了。
这个节目设置了一个观察团。观察团由明星、名嘴和一些所谓心理学专家组成。他们会就着节目谈很多“婚姻心理学”。但在普遍对婚姻和爱情持怀疑论的时代,在不结婚、不谈爱的人越来越多的时代,透过这个节以及它提供的“婚姻心理学”,寻找和强化自己对亲密关系的负面看法,实在是让人担忧的。
透过这个节目,有的女性感受到的可能是男性在婚姻中的不负责任,如:不承担家务、不关心女性。反过来,也会有男性认为女性非常情绪化、不理性。实际的结果是,这个节目戏剧性的极端情节,会不断强化人们对婚姻的负面看法。
这个名为“婚姻真人秀”,因其节目环节的设计、观察团的设置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实际形成一种“全民法院”的最终模式。所谓“全民法院”,就是观众要来站队,判断这组婚姻中,谁是导致婚姻失败的坏人。通过解释这些坏人怎么坏,怎么让婚姻失败,来形成观众最后的爽点和接触点。而在这些解释中,婚姻心理学的分析,起到了坏的作用。
这里必须要分辩一下“解释”和“描述”:解释和描述完全是两回事。比如胃疼,中医会提出很多解释,火气旺、阳虚、阴虚,这里又涉及火与旺,阴与虚的辩证关系。这些解释,是否可以被看成是对胃为什么疼的描述,取决于对中医的接受程度,进而也取决于对于阴阳五行的哲学理论的接受程度。对于一个只接受现代医学的人,上述解释就不会被看作对于身体状况的描述。
这个节目也是一样,其中观察团对于婚姻的解释和网民对于婚姻的解释,尤其中对于这些人为什么坏的解释,都在使用一套庸俗心理学的解释。这套庸俗心理解释,包括PUA、煤气灯效应、情感操纵、情感勒索等一套心理学词汇。
比如节目总在表现麦琳对李行亮的贬低、否定。很多人就说,这是麦琳在 PUA李行亮。当然也有人说,其实李行亮长期在情感上显得弱势,是对麦琳的反向PUA。这种对PUA的泛滥使用,说明这些词主导了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在这种想象中,亲密关系就是一种互相伤害,伤害方式就是 PUA。所以任何被认为是不好的关系,都要找出谁在PUA谁。而这个节目,就在强化人们对于 PUA的印象。就好像一旦接受“湿气重”的理论,从头疼脑热、脚气痔疮都可以被描述为“湿气重”。
这次被带火的除了PUA、煤气灯,还有所谓自恋型人格障碍。现在的网络讨论中,有的人说麦琳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人说李行亮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各有其理。这反过来体现了这种心理学解释的贫瘠。人之所以坏,因为他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会利用煤气灯效应PUA。来来去去重复这个基本模式。不光使用这个模式解释节目中人,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审视他人的视角。
节目中的观察团成员,会一边跟着观众看真人秀,一边进行评价。比如真人秀段情节结束,会切回到观察团,观察团会对情节中的人物进行品评。这些评品成为了观众的“嘴替”。也就是说,这个节目的一看点,就是看观察团如何骂麦琳。
这里可能有一个问题:这个节目是提前录好的,观察团的人怎么知道播时人们的舆论,并成为舆论的嘴替呢?这更可见节目对于“网络民意”的预见。这些综艺老手,自然能知道“网络民意”的走向,并且提交有所顺应。在《再见爱人》成为“麦琳现象”中,观察团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这里摘几句观察团的评论:“关怀和控制是没有本质界限的,关怀和控制只有一个界限,就是需不需要。如果这件事你来关心,说‘你今天吃了吗?’,我很需要你问,那是关心;如果不需要,就是控制:你又来控制我,连我的饮食都要控制。”
这似乎是个不错的解释。看起来对他人的关心,如果他人不需要,就会被看作控制。依此而言,在关心他人时,就要关注他人是不是需要这个关心,如果不需要就会成为控制。
但问题在于,我们关心他人时,恰恰是因为我们认为,此时我们比对方更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比如关密关系的对象有熬夜的问题,因此每天晚上提醒他早睡觉、不要刷手机。这算是关心还是控制?当然是控制,但这个控制是基于熬夜对他不好判断。这个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比对方更知道,在这一细节上,对方应该如何生活。
尝试矫正对方的恶习,在共同生活的磨合中经常要出现问题。人如何能在生活中不对他人应当如何生活有所判断呢?或者如何能在生活中不被他人有所判断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一个人生活,不要有亲密生活的伙伴。否则这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样的判断中,关怀和控制的界限在哪呢?如果以需不需要为界,他就是去逃避真正的问题:两个人近距离生活的过程之中,有对于什么样的生活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一尤其这些习惯给对方生活造成困扰一—以及是否要对恶习进行介入和矫正的根本判断。这种问题的解决,不是需不需要这样的二分法可以划定的。
除了这个例子之外,这个节目还提供了大量的类似二分法。在平时生活中,如果相信这种二分法一一如关心和控制的二分法——就会带来糟糕的结果。比如,当你恋爱中的对象,提出你真实存在的问题时,你会认为他在控制你,而不是对你真正的关心。这个节目就是这样你为提供一视角的。但这其实是对真正问题的逃避:就是对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
另一个例子是“相爱模式”和“被爱模式”。所谓相爱模式就是:两个人都是独立、平等的;被爱模式是:我是被保护的,我的爱要从对方身上获得,其间身份是不是平等的。被爱模式一直在测量对爱不爱我。这又是一个二分法:一个是平等的独立的相爱模式,一个是不平等的索取式的被爱模式。言下之意,当然相爱模式是好模式,被爱模式是坏模式。但实际上有谈过恋爱经历的人,就会知道这个解释很值得怀疑。
首先,在恋爱生活中安全感问题是真的。人不是因为关系不够平台而安全感遭遇挑战,或审视对方爱不爱你。
其次,在感情生活中,两个会因为财富、地位、年龄等等产生不对等关系。很多亲密关系中两个人都不是完全对等的。这呈现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更多的需要。这都是最寻常的状态。设想一个平等独立、互相尊重的相爱模式,其实就是在感情之中 对于弱者罪名:弱者只要展现出对于感情中占优势那一方的需要,或表现出安全感的不足,那么就会借由心理专家之口获得被爱模式的罪名。
这种二分法都只是对亲密关系和婚姻生活的一种特别糟糕的解释。它是用一种逻辑上的、概念上的所谓的平等、尊重、理性、独立 去逃避感情中真正的严峻的问题。那些不可能有一两个专家,甚至也不可能由专家完全去解决的问题。
这个节目,从整个观察团的视角所引述的庸俗心理学的评价和论讨,认为感情生活里面有一种特别清晰的善恶。这个善就是尊重对等安全,尊重他人。这节目里面有一种特别清晰的恶就是PUA、自恋型格障碍、自私、关注自己索取。
但真实世界是,只要两个人一起生活,所有这些问题都会遇到。这个节目呈现的清晰善恶,根本就是对于婚姻和亲密关系中真正复杂、严肃问题的逃避。我认为对观众也是一样:节目里面呈现出这种清晰的婚姻生活善恶观,是在迎合了现实社会中人们通过庸俗心理学对于婚姻关系的理解。所以这个节目所呈现的坏也没有任何新意:大男子主义、女性的非理性等等。强化的不过就是现代社会中被积累下来的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各种刻板印象而已。
真人秀的伦理问题
把这种婚姻关系中十几年长期积累下的问题,浓缩为一段旅程、一段游戏搬上屏幕,以个人的真实身份、真实姓名,来被这个节目观察室里的嘉宾品评、来被大众品评、这个绝对是有巨大的伦理问题的。
首先中国有句古话: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其实是有道理的:一段十几年的婚姻过程之中,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相互间的权力关系、互相的付出、经历的波折和矛盾,都是不为外人道的。只是从他们生活中一个切片进入:比如说一两次争吵、几句气话、甚至是家暴。通过这些切片介入,是不足以对两个人真实生活进行判断和品评的。这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道理所在。
对于整个关系真正的问题,如果没有长期的跟踪、调查和对两个人理解,仅仅通过一个切片,根本不可能作出一个好的判断。所以把这种家务事搬上电视节目,通过这种电视节目塑造出婚姻生活中的反派,尤其是绝对反派,进而反派进行网暴,是很是伦理问题的。
这个节目播出之后,麦林还能够维持住良好的心理状态,也真是挺厉害的。我看她在很多社交媒体之上也在回应网友,但不知道她的心理状况到底怎么样。实在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事情。
而且这个事情又再次点燃性别对立的怒火,因为这个节目最后的结果已经呈现出了对于女性的猎巫。而且也是对女性很多刻板印象的强化。
现在网上针对这个节目再次体现出了豆瓣与非豆瓣的巨大区别。因为豆瓣是女性主义者比较多的一个场合,对于全网攻击麦琳的现象,就会有更多女性主义者的视角。其他地方就会认为豆瓣用户就是极端主义分子,不可理喻。全网都认为我们来骂麦林、抨击麦林才是一个更客观行为。
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真人秀没有媒介伦理问题吗?我们可以审视一下以前的类似真人秀:比如说饱受争议的金卡戴珊家族的秀。金卡戴珊家族秀里面,也有很多狗血的情节:短暂的婚姻、姐妹之间的狗血矛盾、也有家庭成员难以接受长期真人秀拍摄的压力退出家庭。但好歹这些都是名人,这些名人富豪跟老百姓的生活离得很远,一般人就当狗血剧来看,不会把自己的生活带入。
再比如最近美国也有一个亚洲富豪真人秀,叫“布林恩派尔”。也是这种真人秀,离大家的生活比较远。说里面有多狗血情节,一般人也都不会带入自己的生活。
而且这些像卡戴珊家族来拍这个节目,他们享受“黑红也是红”的福利。他们自愿的制作这些秀,不是受到邀请的。虽然这些也有很多伦理的争议,但是比起把一个素人家庭邀请到这个节目上来 供大家品评还是不一样。
像最近也有很多,俊男美女谈恋爱的真人秀。这种真人秀也有很多伦理问题。虽然会好一点点:因为毕竟是大家来做一个游戏,不是把你过去的生活完全带进来。但即便是这样的节目也有很多问题:日本有一个综艺叫双层公寓,有一位女性参与者叫木村花,就是因为网民的网暴自杀,最后导致节目完结。可见,即便是俊男美女谈恋爱真人秀也会遭遇网民的品评,因为对其生活的否定,导致极端的事件。
就这样的直接把婚姻生活搬上这个游戏性质的节目来,由观察员品评,进而引起网民一起品评的事情,伦理争议是非常大的。
首先,它无法反映婚姻生活的真正问题,其次,就这种婚姻生活,尤其是素人婚姻生活跟观看者的生活实在太近了——不是俊男美女谈恋爱秀,也不是富豪大家族纸醉金迷生活秀—— 就是婚姻生活的秀。这当然也是他火的原因。离生活太近了,很多人就会把这个节目跟自己的生活一一比较。进而会把这个节目里传达出来的批判视角带入自己的生活,或者把自己在生活中被这种庸俗心理学的所谓煤气灯、PUA、自怜型人格障碍者伤害的历程,反向带入到这个节目里面,带入到对麦林的憎恨中去。这就是这个节目伦理问题所在。
私德战争社会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当前我们处在一种高强度私德对抗的社会。
我们这里公共问题和公共品德的讨论很难。
很多话题、伦理、生活是被压抑住的。这种压抑使整个社会对于微观的关系、人与人的伤害高度敏感。再加上与其思考结构性问题更倾向于道德决定论,使得微观人与人的问很多话题、伦理、生活是被压抑住的。这种压抑使整个社会对于微观的关系、人与人的伤害高度敏感。再加上与其思考结构性问题更倾向于道德决定论,使得微观人与人的问题,总是最终呈现为好人与坏人的斗争。这包括子女与父母的问题、员工与老板的问题、亲密关系的问题,完全呈现为为人与人的恶意和故意伤害。最有名的如“父母皆祸害”这样的说法等等。所以长期压抑、无处宣泄、生活压力的无力感、愤怒和不满,完全投射到私人领域。最终基本上会投射为一种道德决定论。
所有这些在私领域中呈现为坏人与好人的对抗,呈现为人们如何面对恶意和伤害。网文、短网剧勾画出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恶意伤害,以及对于这种恶意和伤害之间的报复。审视亲密关系的也是庸俗心理学视角包括PUA等。没有两个人之间性格差异的审视;没有两个人权利的差异和社会影响的审视;仅仅审视的就是谁自恋自私,谁恶意的控制他人。
对于整个私领域的关系的视角,是高度扭曲的,高度敏感、道德决定论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们对于私领域充斥着这种粗暴的,非建设性的判断。因此在中国社会,确实沉迷于各种各样的网络公审。不仅是《再见爱人》这个事件,在其他事件之中:如明星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一个婚姻生活、家庭生活的判断,马上就会引发一个网络公审。网络公审基本也是在一个事件之中去锁定:谁是坏人,他为什么是坏人。基本上还是那一套:PUA、煤气灯、精神控制……..这东西会导致人际之间的信任感变得非常低。
我们处在一个公共道德、公共品格被掏空的真空化环境。在实际生活之中,因为整个社会的恶意文化,以及庸俗心理学的共同作用,又陷入到既高度敏感、关注恶意与伤害这种私德战争中去。最后真实生活中也一样,当我们真实生活中遇到亲密关系的困境,或朋友的困境,我们便使用这套掌握了话语:pua、自恋型人格障碍。
《再见爱人》这个真人秀,可能有很多人会很喜欢,这也能理解。但这个真人秀的伦理问题,和它呈现出来的恶意,以及最后的结果落点是有很让人疑虑的。而且这个节目不可思议的爆火,和不可思议的引起全民关注,实际上也让我们对于很多很陈旧的,对于他人恶意和敏感的负面印象,再次得到了强化。
来源:工业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