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诗曼《新闻女王2》首播!连追4集后,我想说:港剧就该这么拍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1-13 20:19 1

摘要:一条15秒的列车冒烟短视频,去年在香港给账号净赚六位数,而写出这条爆款的人,可能连现场都没去过。

一条15秒的列车冒烟短视频,去年在香港给账号净赚六位数,而写出这条爆款的人,可能连现场都没去过。

这条钱味刺鼻的消息刚被放进新剧,弹幕瞬间刷屏。

佘诗曼扮演的Man姐对着镜头宣布:三十分钟不出画面,新闻直接下架。

屏幕外的观众倒吸凉气,因为现实里刷手机的你我,正是这套规则的无形推手。

剧情把老派电视台和短视频团队塞进同一间办公室。

一边是西装笔挺的编辑守着直播线,一边是连轴转的拍客举着手机找爆点。

Man姐要收视率,新总监要流量池,两边抢同一条突发线索,谁先谁后,决定广告商的钱进谁口袋。

更狠的是AI主播凌晨上线测试,把八号风球读成八号足球,导播在玻璃房直跺脚。

这不是编剧胡扯,日本NHK的AI主播藤井去年已正式上岗,成本只有真人四分之一,读错一次就能让值班编辑原地崩溃。

技术省钱,却省不掉风险,剧里把这份尴尬放大,观众看得又笑又慌。

许诗晴的角色跳槽去政府新闻办,看似升官,其实掌握通报首发权。

劫持案直播破百万观看,她一份通稿把舆论瞬间拉回官方节奏。

现实里,港府近三年的突发通报数量涨了近一半,平均比警方快二十分钟。

信息差就是权力,谁先发,谁就握住了风向。

张家妍的堕落更扎心。

第一季她死守专业,这一季却默认摄影拍假画面,只为把热度推上去。

台湾某电视台曾用模拟画面播火灾,收视飙高,被罚六十万台币。

剧里把罚款换成角色人设崩塌,观众看得更痛:原来比罚单更狠的,是信任的塌方。

编剧没把人性写绝。

Man姐坚持等消防确认零死亡才发快讯,哪怕社交账号掉粉十万;张家妍在直播里凭一句我看到孩子安全抢回观众;许诗晴偷偷在报告里夹带建议,帮媒体牌照续命。

专业主义在流量面前似乎不堪一击,却仍在缝隙里发光。

屏幕前的我们,每天被算法投喂热搜,手指机械上滑,情绪被带着跑。

下一次看到爆炸性画面,不妨先停三秒,想想背后是否有人正把流量当生意。

新闻和预制菜只差一次点击,别让脑子成为别人的剩菜桶。

来源:聪明的清风jCJxB3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