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豆瓣开分8.0以上的国产剧只有3部,其中两部结局被骂上热搜,剩下一部连热搜都没敢买。
去年豆瓣开分8.0以上的国产剧只有3部,其中两部结局被骂上热搜,剩下一部连热搜都没敢买。
观众已经被烂尾吓成PTSD,点开最后一集前先做心理建设,生怕前面二十多集感情全白嗑。
《暗河传》大结局放出后,弹幕里飘得最多的字是“谢”,谢编剧没发疯,谢导演没注水,谢平台没强行加戏。
龚俊演的苏暮雨最后一幕站在船头,镜头拉远,河面雾起,故事停在这里,没人喊刀,也没人喊退票。
原著党最担心的兄弟反目戏被改成各退一步,苏昌河没死成,苏暮雨也没黑化,两人隔着一条河把话讲开,江湖还是江湖,只是不再你死我活。
这个改动被打出7.3分,在武侠剧里算高分,理由很简单:观众受够了为了悲剧而悲剧。
有人统计过近三年完结的六十部古偶和武侠,烂尾率高达62%,最常见的死法是最后两集强行加新反派,主角团集体降智,感情线一夜清零。
平台把原因甩给“市场需要反转”,其实是拍摄期被广告商裹挟,剧本边拍边改,最后逻辑全崩。
《暗河传》能逃过这一劫,全靠前期把合同写死:三十集封顶,不准飞页,不准加戏,结局提前三个月锁死。
制片人接受采访时说,平台一开始想让男二女二加感情线,被编剧直接拒绝,理由是“这条河容不下多余的人”。
硬气换来的是观众回流,大结局播放量比开播涨了三倍,广告商反而追加投入。
同档期播出的《许我耀眼》用另一种方式保住尾巴。
赵露思演的许妍开局就骗婚,把男主家底套出来后果断离婚,观众以为又要看“恶女翻车”,结果剧情一路反转:她离婚是为了拿回被男主父亲吞掉的祖宅,男主知道真相后自愿配合演戏,两人联手把老狐狸送进去。
最后一集身世揭晓,许妍不是亲生女儿,却是老爷子唯一承认的继承人,男主带着户口本追到机场,许妍把户口本撕掉一半,自己留户主页,把男主那页还给他,说“结婚免了,合作继续”。
这条热搜没爆,但豆瓣小组里刷疯了,网友称它为“国产都市剧第一次把女主留在婚姻门外”。
评分从开分6.8一路涨到7.7,靠的不是撒糖,是把女主当正常人。
《莲花楼》的尾巴更绝。
成毅演的李莲花最后没回武林,也没和任何人在一起,一个人背着破剑走到海边,镜头定格在他把剑扔进海里。
观众哭成狗,却没人骂编剧,因为前面四十集已经把“放下”两个字写透了。
武侠剧最怕主角嘴上说归隐,下一秒又为重出江湖找理由。
《莲花楼》让李莲花从天下第一变成江湖游医,再变成路边卖糖人的老头,每一步都给出理由:武功废了,朋友死了,仇也报了,再拿剑就是放不下执念。
这种不圆满的圆满,反而比大杀四方更爽,评分稳在8.5,三年后还有人回坑二刷。
三部剧保住尾巴的共同点只有一句话:把故事讲圆。
观众不再相信“大团圆”三个字,也不再为“全员BE”掏眼泪,要的是人物行为对得起前面所有铺垫。
苏暮雨如果一刀捅死兄弟,前面二十集的信任就白给;许妍如果最后闪婚,前面十五集的独立就白演;李莲花如果重出江湖,前面四十集的放下就白说。
编剧只要尊重人物,观众就愿意尊重编剧。
放眼待播列表,想复制这条路的不到五部。
平台还在迷信“流量+IP+反转”万能公式,开机前广告已经卖到三分之二,剧本只能边写边卖,结局自然随缘。
观众学精了,开播前先看集数,超过四十集直接弃;再看有没有加戏咖,男二女二戏份超过主角三分之一,立马避雷;最后看成片合同,如果拍摄期超过八个月,十有八九注水。
烂尾剧把观众逼成福尔摩斯,也算另一种贡献。
有人问我,现在追新图什么。
图的就是一口气:下班回来瘫在沙发,点开一集,四十分钟后得到完整情绪,不用到微博找解析,不用到豆瓣吵架,不用给编剧寄刀片。
这口气值不值一个月会员,观众心里门儿清。
平台如果继续把结局当彩蛋,把反转当惊喜,迟早把最后一点信任耗光。
到那天,就算龚俊赵露思成毅一起出演,也没人敢点开第一集。
毕竟,谁的时间不是时间。
来源:可靠风筝AF27N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