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四喜》最新的剧情中,得知亲子鉴定结果的喻静香,开始了哭天抹泪、疯狂发癫的日常。她天天定好闹钟、按时蹲点,总是在沈明珠上班的路上求偶遇、套近乎。
在《四喜》最新的剧情中,得知亲子鉴定结果的喻静香,开始了哭天抹泪、疯狂发癫的日常。她天天定好闹钟、按时蹲点,总是在沈明珠上班的路上求偶遇、套近乎。
许大成与喻静香两口子,一无分寸感、二无边界感,许大成日常到沈明珠家里登门拜访,喻静香习惯在沈明珠酒店蹲坑。用沈胜利的话说,许家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靠谱、路子野。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喻静香越是心急如焚、围追堵截,就越容易遭遇适得其反的结果。本来,沈家与许家的关系已经趋于缓和,谁料,喻静香暗中蹲守被沈明珠的养母岳秀娥发现。于是,生母与养母之间,一场女儿争夺战不可避免。
岳秀娥害怕失去女儿,所以对喻静香充满戒备、拒人千里;喻静香急于获得女儿承认,因此就说出了当年明珠被送人的故事。
喻静香说,“我妈妈跟我讲了,说当时给你们地址了,还跟我讲,说收养小孩的这个小夫妻答应了,将来要带着小孩子来找我们的,可是你们一直没有来。”
生母的这段话一出口,养母似乎在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毕竟,按照朴素的情感来看,当年承诺的是沈家人,如今爽约的还是沈家人。既然已经有了许家地址,还有君子协定,那么沈家人于情于理仿佛都是德行有亏。
沈胜利夫妇单方面毁约的行为,既剥夺了许家人的探视权,也剥夺了女儿沈明珠知情权。
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十分理解也完全尊重沈胜利夫妇的做法。老两口撕毁了地址、隐瞒了一切,固然有自私的成分,但何尝不是出于对女儿的爱。
退一万步讲,不是你给了地址、我就要认亲,就像不是每句对不起就一定会换来没关系。认亲固然是对的,但不认亲也没有错。
事实上,沈胜利夫妇之所以没有让女儿认回亲生父母,在自私心和占有欲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不愿女儿坠入许家的泥潭。
站在上帝的视角,我们自然知道送养孩子的并非许大成、喻静香夫妇的本意,而是重男轻女的外婆自作主张、暗中送人。但是,这些内情沈胜利夫妇并不了解。
在沈胜利夫妇看来,舍得把孩子送人的父母一定是家庭贫困、饥寒交迫,否则不会穷到连孩子都养不起;何况,送养的明珠是个女儿,摆明了许家是重男轻女的家庭。
家境贫寒、重男轻女,这样的家庭,一旦让女儿与许家产生交集、与许大成夫妇相认,今后必定是麻烦事一大堆。
虽然沈明珠从小被送养,但是站在唯结果论的角度,沈明珠这一生,最大的幸运或许是被外婆送给了沈家。正是在这个对她向来视如己出、当作掌上明珠的家庭,她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有个人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原生家庭的影响。
假如沈明珠生在许家、长在许家,那么她是否还会像如今这样优秀呢?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沈明珠生在许家,那么她注定会走上姐姐许知夏的老路。
在许家,知夏负责扛起全家,知冬负责有钱乱花。从小到大,家里吃穿住行、父爱母爱,都是无限地偏向许知冬。他在家里像个皇帝,而母亲喻静香倒像个嬷嬷。
在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祟下,许知冬人生三十、而立之年,依然像是个长不大的巨婴。他不会自己做饭、不会自己买喜糖,见家长定酒店要父母出面,买婚戒还得姐姐陪同。
三十岁的许知冬,像是三岁小孩一样生活不能自理。
由于弟弟的废柴属性,大姐知夏被迫成为了扶弟魔。
有了大姐的先例,我们闭着眼睛都能想到,如果沈明珠在许家长大,她会面临怎样的处境。作为全家的二胎,她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却又顶着二姐的名头,因此,必定会沦为父母吸血的对象。
既然生在吸血鬼的家庭,许家父母必定不会薅羊毛只逮着知夏一个人薅。毕竟,大局观念、全局意识是对所有女儿们的共同要求。既然大姐要发挥带头作用,那么二姐一定也要弘扬奉献精神。
在吸血这件事上,喻静香夫妇一定会一碗水端得平、少了谁都不行。
我们无需脑补,就能猜到沈明珠悲惨的三十年人生。小时候,弟弟是小皇帝;长大了,弟弟是啃老族;家里的资源始终向弟弟倾斜,弟弟的包袱需要全家共同承担。
20万的彩礼,40平的婚房,今天弟弟结婚,明天弟媳生孩,总有姐姐们表现的机会。一旦不出血、不配合,分分钟就给你扣上一顶“无情无义”的帽子。
毕竟,在所有的吸血鬼父母看来,血缘就是血源。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