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聚焦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年代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八套创下高收视后,接连登陆地方卫视再度掀起追剧热潮,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地下工作者的英雄事迹在两岸流传。剧集收官之际,由常青田改编的同名小说同步上市,一个月内完成第三次印刷。近日,新黄河记者专访这位来
日前,聚焦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年代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八套创下高收视后,接连登陆地方卫视再度掀起追剧热潮,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地下工作者的英雄事迹在两岸流传。剧集收官之际,由常青田改编的同名小说同步上市,一个月内完成第三次印刷。近日,新黄河记者专访这位来自山东的知名编剧常青田,听他讲述改编背后的历史坚守与创作巧思。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先剧后书”是出版界成熟的IP运作模式,《人民的名义》《狂飙》等爆款剧集均有成功先例,但常青田此次改编面临的挑战远超常规。2024年9月,他接到改编通知时,电视剧已完成拍摄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留给他的创作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但他勇敢接下了这一“极限挑战”,仅用两个多月完成初稿,加上后续修改润色,全程也不过四五个月。
“时间紧、任务重是最直观的感受。”常青田坦言,改编的首要难题是体裁转换。影视剧本以立体具象的场面思维为核心,依赖镜头语言传递信息;而小说则需要线性文字思维,通过叙述引导读者主动想象。两者的艺术表现手段截然不同,中间的“度”需要精准拿捏。
为了让小说既保留原剧本的精髓,又弥补视听语言的不足,常青田做了大量补充创作。“小说需要用文字填补剧本的缺漏,比如详细交代历史背景、深入刻画人物形象、描摹细腻的心理活动。”
和许多观众一样,常青田最初接触《沉默的荣耀》相关历史时,也充满了敬畏与好奇。这段发生在1949年至1950年的故事,基于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台湾地下工作者的真实经历创作,电视剧中90%以上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有据可考。这意味着,小说改编必须坚守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创作中,常青田始终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大事’指核心历史事件、人物身份和结局,这些必须严格遵循史实;‘小事’则是历史资料未详细记载的过程和细节,可以通过艺术手法补充。”他说道,历史资料往往只记录结果,而小说需要完整的故事逻辑和生动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史实框架内进行合理的艺术创作。
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质感,常青田做了大量细致的考据工作。而对于黎晴等虚构人物,常青田则在“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原则下进行塑造,让他们自然融入历史语境,成为连接真实历史与读者情感的纽带。
更具挑战的是史实与虚构的甄别与融合。接到任务后,常青田先用一个月时间查阅海量档案资料,确保核心内容的历史真实性。他至今记得在上海图书馆翻阅缩微胶片的日子,为了确认小说开篇“1949年8月福州多雨”的细节,翻遍了当年一个多月内《新华日报》《申报》等老报纸的缩微版。“老报纸里藏着太多宝藏,民生版的粮价、战事版的军事动向,甚至广告栏里的‘九同章’围巾,帮我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比如朱枫给邻居送礼物的情节,这些细节让礼物的分量和时代感更加真实可信。这些细节在电视剧中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却增添了真实的质感。
把用心藏进细节里
谈及《沉默的荣耀》的人物塑造,常青田认为,对艺术创作而言,创作者需要找到人物“隐蔽的行为动机”和“深层的心理奥义”,才能真正产生贯穿始终的“人物弧光”。
“以卢敏教授为总编剧的编剧团队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和人物传记之后,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这组核心人物的具有共性的灵魂特征——理想主义者。”常青田直言,这足以支撑这群孤勇者们的灵魂,让最后的悲壮增添了一抹浪漫主义的光芒。
在他看来,《沉默的荣耀》的人物塑造在贯穿全剧的“人物弧光”的作用下成功突破了“准确”和“生动”,朝着“深刻”并升华到“诗意”中去。“不仅让观众看到了理想主义者的铁骨铮铮、大义凛然的悲壮,更在温馨细腻的烟火气细节中触摸到他们的坚忍和柔情,让曾在历史档案里的英烈有了跟普通人一样的人性温度和光环。”
还有不少观众评价《沉默的荣耀》有着独特的“审美节奏”——惊心动魄的静水流深,捶胸顿足的铁骨柔情。在常青田看来,这种特质源于剧作叙事的克制,所有戏剧张力都从人物与人物关系中生发,而非依赖外部冲突。常青田在改编中着重刻画了英雄们的情感世界。
吴石赴台执行潜伏任务时,本打算送妻子和孩子去香港,但最终是家人被迫一同赴台。小说中,常青田细腻描写了吴石对家人的牵挂、和孩子的互动,让这位身居高位的革命者多了烟火气。“正是因为有对小家的不舍,他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大义才更动人。”这些情感细节让英雄形象立体可感,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常青田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的常青田,有着丰富的创作经历,撰写过多部舞台剧、电视剧剧本,还曾以编剧刘和平的学生和助手身份参与《北平无战事》的剧本与小说创作。这些经历让他在历史题材创作中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既尊重史实,又注重艺术表达。“能把这段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呈现给观众和读者,是我的荣幸。”常青田表示,希望通过小说让更多人了解那段隐蔽战线的历史,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坚守,让信仰之光穿越时空,照亮当下。”
记者:任晓斐 编辑:徐敏 校对:高新
来源:梦回迷城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