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历史的沉寂与今天的喧响,我们真的做到了”丨《沉默的荣耀》背后的故事②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3 01:18 1

摘要:截至10月31日,《沉默的荣耀》累计触达观众超10亿人次,引发的热烈反响远超创作团队的预期,该剧已逐渐发酵成为跨越海峡的现象级话题,让包括朱枫烈士在内的隐秘战线的英雄们回归大众视野。

截至10月31日,《沉默的荣耀》累计触达观众超10亿人次,引发的热烈反响远超创作团队的预期,该剧已逐渐发酵成为跨越海峡的现象级话题,让包括朱枫烈士在内的隐秘战线的英雄们回归大众视野。

2025年10月25日,首个台湾光复纪念日,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朱枫烈士的孙女朱容瑢、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投资方——慈文传媒董事长花玉萍、制片人栾雅琪,揭开《沉默的荣耀》背后的故事。

与推动作品诞生的花玉平畅谈,解读主旋律创作的使命与温度;走近幕后制片人,探寻一部剧从档案到荧屏的求真之路。

作为《沉默的荣耀》出品方与主投主控方,慈文传媒于2018年启动该剧编剧筹备,2019年正式签约立项,迄今历时7年之久。

对话花玉萍

《沉默的荣耀》“爆发”

国企的破局与坚守

Q:据说这部剧创作拍摄历时7年,开拍时是否面临压力?

A:说实话,当时谁心里都没底。这是我们国资首次投入如此大规模资金打造的真实人物题材剧,市场没有参照,我们又是刚迈出第一步。对我而言,最大的压力在于——你在做一件没有前人经验、无法预知结果的事。为什么坚持要做?因为大方向绝不会错。

江西这片红土地始终渴望诞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传世之作,而《沉默的荣耀》正契合江西的红色基因与国家战略需求。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这样的精品打磨,团队才能在实践中成长,就像打仗一样,不锤炼,你永远不知道团队潜力有多大。

Q:在众多顶尖团队协作中,慈文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A:我们最大的价值是“平衡者”。当所有顶尖主创意见相碰撞时,当艺术追求与制作时效产生冲突时,需要有人守住原则与底线。去年9月,在后期剪辑现场,每位工作人员都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希望可以呈现最完美的艺术表达,但必须倒排工期,每个环节必须留足缓冲期。这部剧能成功,靠的不仅是创作热情,更是对时机的精准把握。而我们,正是统一思想、把控节奏的关键力量。

Q:听说剧组开创了“开机即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先河?

A:这真是一次创举!这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需要思想高度统一的集体创作。我们连夜报批,开机同步成立临时党支部,将组织力转化为凝聚力。后来不少兄弟单位都来学习这个模式,记得有次我们凌晨3点“突袭”剧组,大家都在忙,我们彼此相视一笑,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

对话栾雅琪

以敬畏心,深度还原历史真实

Q:是怎样的瞬间击中了您,让您决心为这段“已知结局”的故事倾注所有?

A:那不是一个瞬间,而是持续震撼的过程。开拍初期,我曾独自到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看着英雄们的雕像,打动我的,正是这种“已知结局”背后的“未知细节”。我们知道他们牺牲了,但我们不知道,尤其是朱枫烈士,她如何爱美、如何思念孩子、在狱中经历了怎样的内心风暴……作为一名女性创作者,中共党员,又是军属,我感到一种深刻的使命。我渴望理解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一名战士,她的每一次抉择背后那颗鲜活跳动的心。我们创作团队要“打捞”的,不是符号,而是一个完整的人。

Q:在与朱容瑢的沟通中,有没有令您震撼的小细节被融入了剧中?

A:是朱枫奶奶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在与容瑢姐的沟通中,了解到朱枫奶奶是一个气质、品味都非常高的女性,她有自己对美,包括对爱情的极致追求,所以导演在设计狱中最后一顿饭的那场戏,朱枫奶奶一瓣一瓣揪落花瓣,是对美好的告别,也是对信仰的坚定!

Q:剧组为何会选择演员吴越饰演朱枫,您如何评价她的演绎?

A:我们选的不只是演员,而是精神的化身——吴越身上有与朱枫烈士神似的特质,她不是那种外放的演员,而是内敛的、深邃的,有“书卷气下的坚韧”,也有平静水面下的暗涌……这正是朱枫的“外柔内刚”。吴越的演绎,精准地抓住了朱枫的“内在骨骼”——即一种深植于信仰的平静与坚定。她的眼神里有内容,有对孩子的温柔思念,有对战友的担忧,更有面对敌人时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决绝。她不需要嘶吼,她的沉默本身就充满了力量。

Q:这部剧在海峡两岸都引发了强烈反响,您是否收到过印象深刻的观众反馈?您认为,朱枫的故事为何能与今天的女性产生情感联结和精神共鸣?

A:我们收到了非常多的令人动容的反馈。一名台湾年轻女观众说,她从未想过“共谍”这个词背后,是如此鲜活、充满魅力的女性。她说:“我看懂了她的选择,不是为了某种主义,而是为了一个‘不再有战争和分离’的朴素愿望。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这一代能为两岸的和平做些什么。”

朱枫的故事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是因为她所面对的命题——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个人幸福与时代责任——依然是今天每位女性都在面对的课题。她的故事,为所有在人生中作出艰难但坚定选择的女性,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和一种精神的声援。

Q:您认为这部剧向当代影视业传递了什么?未来您有何相关计划?

A:市场渴望有精神重量、有人性深度的女性叙事。观众已经厌倦了被扁平化、被标签化的女性角色。她们需要的是复杂的、立体的、能在历史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形象。对于未来,我希望不仅仅是在历史剧中“打捞”她故事,更要在当代题材中,创造出能承载这个时代“她力量”的原创故事。我会继续关注各个领域,以自己的方式关注那些沉默中的、赢得荣耀的女性,将她们的奋斗与荣光呈现在荧幕上。

Q:能分享一个该剧杀青后您独自珍藏的瞬间吗?

A:该剧杀青后,我陪家属又回到了故事开始的地方——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与初来时不同,这一次,我看到的不再是寂静的丰碑。我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者,胸前戴满了军功章,在四位烈士的雕像前深深鞠躬;我看到五六岁的孩童,抚摸着无名英雄纪念碑文……就在那一刻,泪水毫无征兆地涌了上来。

我想,眼前这些自发而来、络绎不绝的群众,这凝重的目光,这低声的讲述,都在告诉我,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以作品为桥梁,连接了历史的沉寂与今天的喧响。这盛世,这来自普通人的每一份铭记,就是属于你们,永恒的——荣耀。

来源:恋曲星辰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