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深处》爆火!观众怒赞:这才是央视该有的良心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3 10:47 1

摘要:当荧幕上充斥着流量明星和悬浮剧情时,央视一套悄然推出的《乌蒙深处》,却以一股“土腥味”击中了观众的神经。

央视新剧《乌蒙深处》这才是我们想看的?

当荧幕上充斥着流量明星和悬浮剧情时,央视一套悄然推出的《乌蒙深处》,却以一股“土腥味”击中了观众的神经。

这部剧没有华丽的滤镜,没有狗血的桥段,有的只是乌蒙山区里真实到扎心的生活图景。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土得掉渣”的剧,反而成了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一包土豆引发的故事:创作背后的执念

《乌蒙深处》的诞生,源于导演李明的一次采风。

2019年,他在贵州毕节山区遇到一位背着土豆徒步三小时到集市的老农,只因卖不出价,但总比烂在地里强。

这一幕成了剧本的起点。

李明团队扎根乌蒙山区两年,记录下村民与贫困抗争的细节:辍学少女偷偷啃课本、村医翻山越岭治病却收不了一分钱……

这些真实故事被揉进剧情,连台词都直接采用方言原话。

有村民看完样片后哽咽:“这就是我们过的日子。”

土味镜头下的众生相

剧中主角村支书赵大山(原型为多名扶贫干部)的塑造堪称颠覆。

这个角色满口粗话,会为争一条灌溉渠和邻村打架,也会因贫困户“等靠要”而暴跳如雷。

编剧特意加入了他年轻时因矿难致残的背景,一条瘸腿让他更能体会底层之痛。

而女教师周雯(原型为支教老师)的线索引发了最大争议:她坚持“读书才能斩断穷根”,却被迫用体罚管束顽童。

网友分成两派:“教育需要铁腕”VS“山区孩子更需要爱”。

对比同类题材,《山海情》用浪漫化手法呈现扶贫,《乌蒙深处》则把伤疤撕得更彻底。

第五集中,村民为骗低保故意砸断腿的情节,播出后甚至引发民政部门关注。

有评论尖锐指出:“有些剧在歌颂胜利,而这部剧让你看见伤口的溃烂过程。”

无声的结局与震耳的回响

大结局并未给出“全村脱贫”的狂欢画面。

赵大山因肝癌倒下,周雯的学生只有一人考上高中,但镜头定格在新修的公路上一辆驶过的校车。

这种“未完成感”反而赢得认可。有基层干部留言:“扶贫不是拍脑袋的数字游戏,这片子说了真话。”

该剧豆瓣开分9.1,被赞为“脱贫攻坚版的《活着》”。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让“主旋律”一词摆脱了说教标签,当镜头对准泥泞中的挣扎时,真诚本身就是力量。

当我们在看《乌蒙深处》时,我们在看什么?

或许答案就藏在某条弹幕里:“看他们,就像看我的父辈。”

当影视创作沉溺于虚构的精致时,那些沾着泥土、混着血泪的真实,是否才是观众真正渴望的“精神食粮”?《乌蒙深处》的火爆。

与其说是对一部剧的肯定,不如说是对“真实”二字的集体致敬。

来源:阿七谈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