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人世间》,催泪又上头,年代剧狂潮来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3 10:54 1

摘要:1977 年冬天,鲲城机械厂门口贴出一张红纸,写着“学徒工 18 元,满师 34 元”,排队的人从厂门拐到海边,嘴里哈出的白气像一锅刚开的粥。镜头里,庄师傅把搪瓷缸往传达室窗台上一放,缸底“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红字已经掉漆,露出铁胚,像时代自己掉了一块皮。

1977 年冬天,鲲城机械厂门口贴出一张红纸,写着“学徒工 18 元,满师 34 元”,排队的人从厂门拐到海边,嘴里哈出的白气像一锅刚开的粥。镜头里,庄师傅把搪瓷缸往传达室窗台上一放,缸底“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红字已经掉漆,露出铁胚,像时代自己掉了一块皮。

搪瓷厂那年其实接了出口的急单,工人三班倒,缸子产量冲到了 20 亿个,平均下来全国人手两只还多。可多数人只买一只,一用就是十年,磕瘪了也舍不得扔——不像后来的塑料杯,说换就换。庄家用这只缸泡茉莉花茶,茶叶是副食品公司凭票买的,一泡一整天,水没了就续,颜色淡成啤酒样,还舍不得换。

蜂窝煤更惨,烧完要凿炉眼,铁钩子“咣当”一声,灰白的煤渣里蹦出几点火星,像时代给普通人发的小火花,烫一下手,又马上灭。1981 年,鲲城居民楼装了第一批煤气管道,可整栋楼只有 3 户申请,开户费 200 块,相当于半年工资。庄师傅没舍得,继续扛着煤筐上楼,腰像一张拉满的弓,一步一“咯吱”,楼板跟着他一起叹气。

重组家庭的孩子最怕户籍卡。庄好好 17 岁,户口本上“与户主关系”一栏写着“长女”,后面却盖了“非亲生”的小蓝戳。学校填表,她先把戳遮住,再慢慢写“父亲:庄德昌”,笔芯戳破纸,留下一簇小黑洞,像心里那点小自卑。1982 年人口普查员上门,她躲到厨房,把风箱拉得呼啦啦响,以为声音大就能把秘密压下去。

电车售票员苏秀芬每天背着 7 斤重的票板,红蓝铅笔夹在耳后,像一把小手术刀。1980 年全城线路只有 78 公里,她跑 2 路,从海港到纺织厂,单程 42 分钟,能卖 218 张票。最挤的是周五,纺织厂女工下班,车厢里一股热乎乎的棉花毛,像会下雪的夏天。有个女工把月经带落在座椅缝,苏秀芬用钳子夹起来,卷好,下一站默默递回去,两人都没说话,脸却一起红了。

歌舞厅来得比想象晚。1983 年,广州出现第一家营业性舞厅,鲲城直到 1986 年才把“工人文化宫”二楼改成“月光舞厅”,门票 3 块,送一杯勾兑橘子汁。庄晓棠第一次去,穿了条表姐的喇叭裤,裤脚 9 寸半,一走路就扫地板,像两只开屏的孔雀。音乐是《夜色阑珊》,鼓点一响,她头皮发麻,感觉 20 年的规矩被鼓槌敲碎了,碎渣子顺着脊梁往下淌。

法律也悄悄松了扣。1980 年新《婚姻法》颁布,第 6 条说“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可没提异父异母的“兄妹”。庄晓棠和庄学习蹲在图书馆查了一下午,把法条抄在烟盒上,烟盒是“大前门”,背面一行小字:吸烟有害健康。两人对着那行字发愣,好像健康早被时代预定,他们只想偷一点不健康的爱。

35 岁危机提前来过。1985 年,机械厂试点“优化组合”,庄学习从车床调进技术科,工资涨 8 块,可原来车间的小伙伴被“组合”掉了。晚上他请哥几个喝散啤,塑料壶 1 毛 7 一斤,三斤下去,有人哭有人笑。第二天食堂吃白菜炖豆腐,庄学习把肉片挑给徒弟,自己嚼菜帮,嚼得“咯吱咯吱”,像嚼一把过去的铁屑。

剧拍到第 28 场,美术组从东北拖回一台 1968 年产的老车床,导轨上锈迹像干涸的河床。道具师拿砂纸一点点蹭,铁锈粉飘起来,阳光里像一场微型沙尘暴。演员林家川蹲旁边看,忽然说:“这铁锈味儿就是我爸身上的味。”他爸当年在鞍山钢厂,下班回来抱他,衣服上的锈粉蹭他一脸,他哭着喊“铁猴子”,他爸笑得像刚发奖金。

现在,2024 年,网约车司机在路口等红灯,手机跳出一条推送:《好好的时代》今晚大结局。他愣了半秒,想起小时候爸把搪瓷缸当传家宝,想起妈用铁钩子通煤炉,想起自己 35 岁被公司“毕业”那天,也在路口,也是红灯。他点进预告,庄学习穿着西装站在新厂房门口,背后是 2020 年才上的国产机械臂,像两个时代互相敬礼。

绿灯亮了,后面的车按喇叭。司机一脚电门,车滑出去,风把眼眶吹得发干。他忽然明白,所谓史诗,不过是把掉漆的搪瓷缸、凿炉眼的铁钩子、烟盒上的法条、喇叭裤的裤脚,一起放进时间的锅,慢慢熬,熬到锈味变成人情味,熬到“好好生活”四个字,不再是一句台词,而是一口呼吸,一口谁都逃不掉的呼吸。

来源:樱子看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