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看20年前的矿难题材反腐电视剧《背叛》,可以明显看到2000年代的一种精神囿于其中,惊叹于峨眉制片厂(或者说是四川这片土地)的强大功力,当然也能看出剧情的一些幼稚。从第五集以后,剧情为了需要,塑造矿企及负责人员的颟顸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大致的脉络已经可
现在看20年前的矿难题材反腐电视剧《背叛》,可以明显看到2000年代的一种精神囿于其中,惊叹于峨眉制片厂(或者说是四川这片土地)的强大功力,当然也能看出剧情的一些幼稚。从第五集以后,剧情为了需要,塑造矿企及负责人员的颟顸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大致的脉络已经可以理顺,可以说是交待记者如何揭露矿难,以及高维权一伙如何自取灭亡。
说是自取灭亡倒也凑合,因为从理性角度看,任何人都不可能这样做,更何况是凭借努力从矿上小工爬到矿企负责人的十分聪明的高维权。那么,就用飞蛾扑火来形容吧。高维权即使再聪明,他还是没有做到,“跳出矿山看矿山”。须知,首先,大禹治水重在疏导,通过堵是堵不住矿难消息的。这是纸包不住火。其次,从误杀记者,到威胁后去的记者,到拼命堵住官员之口,到拼命维系高位者,这一切都是如同女娲补天一样的高难度动作。从逻辑上看,也不可能成功。
由此可见,矿企在高维权的带领下,陷入了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如果高维权能够转换思维,这一次及时认栽,即使下台或离开矿企,都比硬撑着不断犯罪强。因为凭借他的软实力,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可以预见的。
然而似乎又不能苛求他。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过这种打不赢的战争的棋局。我们却常常囿于其中,成为棋子。或许,这也是人生。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