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70万,三条人命,一个副处级干部,把一座老五金厂推上了2023年反腐热搜。
870万,三条人命,一个副处级干部,把一座老五金厂推上了2023年反腐热搜。
乔正君的二审还没开庭,数字先替他开口:受贿金额比一审又多了200万,足够在县城买40套学区房。
钱是怎么落袋的?
检察院用一张时间表拆穿了他“只收红包”的狡辩:
2018年,五金厂技改项目招标,他让内定企业“陪跑”,中标价虚高30%,差价120万当晚送到他岳母家;
2020年,厂房违建补办手续,他批条子放行,笑纳80万“加急费”;
2022年,事故赔偿款还没拨下来,他先截留50万“协调费”。
每一笔都踩着工人的安全线。
事故那天,熔炉爆炸,3名工人被1500℃的铝液瞬间吞没,12人重伤。
调查报告里有一行冷到冰点的字——“如果早花6万换防爆阀,就能保命”。
6万对870万,0.7%的零头,买不回三条命。
乔落马,五金厂却“复活”了。
接盘的是当年被他压价逼走的俞乐山。
俞乐山把事故车间改成智能产线,机器人代替人下井,2023年上半年产值翻三倍,利润把前任留下的窟窿一次填平。
工人说,同样一块铝锭,过去养贪官,现在养家庭。
有人上岸,有人翻船。
刘达生,曾经把乔正君从科员提到副处的“伯乐”,如今被留置,通报里那句“带病提拔”成了刺眼的标签。
女儿刘天瑶远走美国,社交媒体停更在“机场背影照”。
“姐,替我告诉王潇,我爹欠的,我还不起。
”
盛雪竹回了她一张全家福:王潇穿着警礼服,怀里抱着刚满月的儿子。
王潇在爆炸里被飞溅的铝板削掉半只耳朵,如今成了市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主抓“涉企贪腐”专案。
他说,抓乔正君那天,他第一次觉得耳朵的缺口不再疼。
案子结了,制度没停。
中纪委把五金厂拍成30分钟警示片,片名就叫《870万的代价》。
县里趁热出台“带病提拔”倒查机制,已问责3名组织部官员,其中一人当年给乔正君打了“A+”评语。
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延长到半年,企业办事窗口贴出告示:
“防爆阀可以后装,防腐阀必须前置。
”
普通人能带走什么?
如果你是小老板,记住“三不要”:
不要信“领导口头承诺”,录音比红包管用;
不要省安全设备的钱,省下的都会变成赔偿款;
不要把希望押在某一个人身上,制度比人脉长寿。
如果你是打工人,记住“三必须”:
入职必须查企业安全记录,天眼查能救命;
发现隐患必须拍照留证,12345真会派人来;
出事故必须申请刑事立案,民事赔偿只是零钱。
870万最后存进国库,3条人命写进年鉴,一座厂换了招牌。
历史不会重复,却爱押韵——下次熔炉再响,希望先听到机器声,而不是警笛。
来源:优雅辰星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