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7年,一个叫盛雪竹的姑娘因为父亲再婚被赶出家门,高考报名时又被拦在门外——因为她是“未婚先育”。
1977年,一个叫盛雪竹的姑娘因为父亲再婚被赶出家门,高考报名时又被拦在门外——因为她是“未婚先育”。
没人管她有没有学,有没有本事,只看一张纸:你生过孩子,就不能考。
那年她十八岁,怀里抱着刚出生的暖暖,站在县教育局门口,风刮得脸生疼。
她没哭,也没闹。
她只是蹲在墙角,把奶瓶塞进衣服里,盯着那扇门,一盯就是一下午。
没人知道她最后怎么报上名的。
有人说是个叫俞乐山的知青偷了公章,也有人说她把孩子塞给林场的哑巴老电工,自己翻墙进了考场。
更没人想到,那个被她当亲闺女养大的暖暖,其实不是她亲生的。
是乔正君和曲芳菲的。
乔正君是谁?
当年县革委会的红人,现在早进殡仪馆了。
他为了往上爬,把怀孕的曲芳菲送进林场,说她是“思想不坚定”,自己转身娶了领导女儿。
曲芳菲生完孩子就被送走,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孩子被丢在林场的柴房,是盛雪竹捡回来的。
那会儿没人敢收留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盛雪竹没爹没妈,自己都快饿死,却在雪地里捂了三天三夜,把孩子暖活了。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走了。
没人知道她后来是怎么把暖暖养大的,也没人关心。
直到去年,有人在红旗林场旧址拍到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蹲在灶台边,给一个小女孩喂粥。
照片背面写着:俞乐山,1978年春。
没人再提他了。
可今年春天,当地政府突然启动“知青记忆馆”项目,挨家挨户找当年的知青后代。
有人找到了乔正君的日记,里面写:“曲芳菲是政治负担,必须清除。
”
也有人翻出了肖树德的判决书——他当年贪了372块钱,只判了两年。
那笔钱,是他逼盛雪竹交的“道德保证金”。
原来不是她被诬陷,是很多人早就知道,这事儿不对。
现在的高考,早就不查你结没结婚、生没生过孩子。
报名只要身份证和毕业证,连你爹是不是贪官都不问。
可这世界,偏偏有人还活在1977年。
盛雪竹去年去世了,临走前攥着一张纸:暖暖的出生证明,和俞乐山的地址。
地址是假的,但邮编是真的——是东北一个小林场,现在成了国家级保护区。
保护区门口立了块碑,写着:“这里埋着被时代碾碎的普通人。
”
没人给盛雪竹立墓碑,可暖暖每年清明都去林场,在那棵老榆树下放一束野菊花。
你说这世道变了吗?
变了。
可有些伤,从来就没愈合过。
真正的公平,不是政策改了,是谁在说“你配”“你不配”的声音,终于小了下去。
来源:亲切蛋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