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向北风》乔正君谋官害俞乐山,算计曝光,死刑真相太解气!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1 15:59 1

摘要:俞乐山的经商头脑确实让人佩服,当年市五金厂靠着独家供货的优势,在行业里横着走,对合作单位百般推诿、拖延交货是常事,产出的产品更是粗制滥造,根本达不到使用要求。

俞乐山的经商头脑确实让人佩服,当年市五金厂靠着独家供货的优势,在行业里横着走,对合作单位百般推诿、拖延交货是常事,产出的产品更是粗制滥造,根本达不到使用要求。

看穿行业痛点的俞乐山,干脆把自家桥头五金厂的所有产品整理成册,挨家挨户给各个单位免费送了一本,不仅承诺送货上门分文不取,给出的报价比市五金厂低一截,产品做工还远比对方精良。

这波操作直接让桥头五金厂订单接到手软,可这边越红火,市五金厂的日子就越难熬——原本就靠偷工减料压缩成本,现在更是频频交不出货,按合同约定,所有责任全在市五金厂身上。

表面上看,俞乐山事业顺风顺水,手握大批订单,还和盛雪竹互生情愫,可这风光背后藏着不少隐忧。桥头五金厂发展速度太快,根基尚未稳固,就已经成了同行眼中的“眼中钉”,明里暗里的排挤从未断过。

市五金厂丢了订单后,先使出阴招:经理特意叮嘱谢敬思,绝对不能给俞乐山的厂子提供任何技术支持,随后又托关系找到报社,想让媒体给俞乐山扣上“扰乱市场”的帽子。

不过这些都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让俞乐山陷入绝境的,是乔正君。在乔正君看来,工业局副局长高贺能抢走本该属于自己的优秀干部选拔名额,核心原因就是俞乐山的桥头五金厂给他撑了门面。

作为桥头公社的书记,马书记早就看穿乔正君是来下乡镀金的,背后还有市长刘达山撑腰,所以对他的工作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顺着他的意思来。

其实刘达山一开始就打好了算盘,让乔正君在公社历练两年,到时候自己再出面运作,乔正君的仕途基本能一路畅通。可乔正君根本吃不了下乡的苦,他当初娶刘天瑶就是为了攀高枝,下乡还没满一年,就急着要回城。

更让人不齿的是,刘天瑶的怀孕都是他精心算计的——本想借着孩子让刘达山把自己调回去,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刘达山对他愈发不满,觉得他急功近利、不堪大用。

当初邵洁把优秀干部选拔的消息透露给乔正君时,满心以为这个名额非他莫属,可谁也没想到,乔正君工作敷衍、根基不实,这个名额早就内定给了踏实肯干的高贺。

得知结果的乔正君瞬间变了脸,工作态度一落千丈,连马书记都看出了不对劲。邵洁只好打电话给马书记,让他帮忙开导开导乔正君,别让他钻了牛角尖。

说实话,这一刻真的特别同情马书记。作为乔正君的直接领导,明知对方是镀金的关系户,背后有硬靠山,平时根本不敢对他的工作有半句指点,只能小心翼翼地捧着。

更何况乔正君本身就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原本公社的五金厂能成为两人共同的业绩亮点,可乔正君收了好处,硬是把肖树德推上厂长位置,结果把厂子搞得一团糟,还出了工人受伤的事故,最后这笔赔偿款还得马书记想办法解决。

现在乔正君自己工作失职丢了选拔名额,马书记还得听他岳母的嘱咐,主动上门安慰,陪着笑脸让他打起精神。别看马书记只是个公社书记,消息渠道可比乔正君灵通多了,明眼人都清楚,乔正君输就输在工作没实绩上。

可这话马书记哪敢说啊,只能拐弯抹角地告诉乔正君,市里对个人承包制还有不少分歧,高贺这时候提干未必是好事,想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道理让他宽心。

没想到马书记的话没起到安慰作用,反而让乔正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立刻追问马书记,提干名额是不是还没正式下发,得到肯定答复后,一场针对俞乐山的阴谋就此展开。

乔正君和肖树德本就是一丘之貉,两人一开始就想从俞乐山身上找突破口,可查来查去,发现俞乐山除了一门心思搞事业,就是和盛雪竹走得近,根本没什么可拿捏的把柄。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时,肖树德提醒乔正君:要是能让俞乐山的个人承包制出问题,不仅他的五金厂会垮,作为直接领导的高贺,晋升之路自然也会被堵死。

这个想法让乔正君眼前一亮,而王潇恰好成了他的突破口。于公,只要报纸上指责俞乐山的个人承包制加剧阶级贫富差距,支持这种制度的高贺必定会被重新审查;于私,王潇一直对盛雪竹有情意,俞乐山的出现无疑是他的“情敌”,乔正君笃定王潇愿意帮忙打压俞乐山。

乔正君借着邵洁的关系找到了报社主任,还故意冒用刘达山的名义狐假虎威,不知情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虽然和桥头五金厂合作过的单位,都向王潇反馈产品质量好、服务周到,可乔正君已经提前和报社主任打好了招呼,直接给事件定了性,还添油加醋地说俞乐山为人张狂、目无规矩,彻底点燃了王潇的不满。

就这样,俞乐山的个人承包制成了报社笔下“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反面典型,甚至被污蔑是“走历史倒退的老路”。当时分管经济的吕书记正在外地出差,刘达山虽然一直支持俞乐山的改革尝试,可碍于程序,也不好随意干涉报社的工作,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报纸一经刊发,后果立竿见影:桥头五金厂的第二批订单全黄了,之前订购的原材料已经全部运到厂区,供应商天天上门催着结账,可再也没人敢冒着“支持倒退”的风险来买他们的产品。好在厂里的工人们都拧成一股绳,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能迈过这道坎,就能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安安稳稳当一辈子工人。

乔正君看着这一切,以为自己的算计成功了,满心欢喜地等着组织部的人找他谈话,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赢过高贺。可他万万没想到,俞乐山在盛雪竹的帮助下,直接逆风翻盘——报社的报道终究只是媒体言论,并非官方定性。

盛雪竹亲自执笔,帮俞乐山写了一篇回应文章,直面“损害个体利益”的指责,条理清晰地列出俞乐山的所有操作都合规合法,更细数他的个人承包制为当地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事实无论放到哪里都说得通。

这篇回应文章一发布,立刻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说之前是报社一家独大、片面引导舆论,那么俞乐山的发声,不仅让桥头五金厂彻底出圈,更让个人承包制这种改革模式被更多人知晓。要知道,刘达山和梁川市的所有领导,盼的就是这样热火朝天的经济活力,这下子,桥头五金厂彻底被盘活了。

不久后,刘达山亲自带队来到桥头五金厂,显然是经过了专题会议讨论,特意来为俞乐山的改革实践站台。有了领导的明确支持,俞乐山再也不用顾虑后续的风波,只安心踏实搞生产,成了当地改革浪潮中的先锋人物。

乔正君的美梦最终还是碎了。高贺本身就身正不怕影子斜,更别提乔正君自己屁股底下一堆烂事——两次让女友未婚先孕的私生活丑闻,为了厂长职位收受贿赂的腐败行为,还有这次恶意陷害俞乐山、阻碍改革的卑劣行径。

放在80年代那个对经济犯罪和作风问题要求重判的时代,乔正君的这些罪行每一条都不可饶恕。个人承包制本是让农民致富、激活市场的好政策,却被他当成谋取私利、搞权力斗争的工具,这种触碰改革底线、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在领导和群众眼里,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来源:叭叭鱼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