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小屏幕,大生意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1 15:06 1

摘要:清晨地铁里,午休工位上,深夜床头前——无数点亮的手机构成了微短剧行业真实的底色。60秒一个反转,3分钟一个高潮,这种让人停不下来的内容形态,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着我们的娱乐生活。

本刊记者 张燕

清晨地铁里,午休工位上,深夜床头前——无数点亮的手机构成了微短剧行业真实的底色。60秒一个反转,3分钟一个高潮,这种让人停不下来的内容形态,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着我们的娱乐生活。

“据市场机构统计,截至今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数字。

这个数字背后,是微短剧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精准捕捉,也是对传统娱乐方式的颠覆性改变。

微短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与经济现象。当电影行业还在为今年已达435亿元票房欢呼时,这个数字早已被微短剧产业远远甩在身后——500亿元,这是一年前微短剧市场已经达到的规模。这种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形态,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从萌芽到爆发的全过程,其背后是内容消费习惯的深刻变革。

微短剧的风口之下,想要分一杯羹的玩家不仅有传统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小米、华为、京东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扎堆入场,开辟新的内容战场。近日,小米在官方应用商城正式上线独立微短剧APP“围观短剧”,当前仅面向小米手机用户开放,主打“无广告海量短剧免费看”。而在此之前,华为也上线全新微短剧应用“短剧大全”APP,测试微短剧付费功能,探索商业化。

这股浪潮背后,是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快速崛起。从上游的网文IP改编,到中游的专业化制作团队,再到下游的精准投流分发,微短剧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效运转的工业化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一部80集的微短剧,从立项到上线只需不到3个月;一个成熟的制作团队,可以支撑月产20部的惊人产能。

然而,当我们情不自禁地“再刷一集”时,可曾想过:

这些经不起推敲,带着穿越、霸总、重生标签的微短剧,是如何让人欲罢不能的?究竟是什么在吸引我们一再为此付费或者看广告?

在“低成本高回报”的行业传说背后,平台、制作方、演员之间如何分配这块巨大的蛋糕?当单剧充值金额从破千万到破亿,这场资本游戏的真实规则究竟是什么?

微短剧出海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当中国式的叙事节奏走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文化传播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孕育着哪些突破?

更深层次的疑问或许在于:数据算法是否已经彻底掌控了我们的观剧节奏?那些精准击中我们喜好的剧情,究竟是艺术创作的结果,还是流量推手的精密设计?在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里,涌入其中的编剧、演员、剪辑师们,是在乘风破浪,还是随波逐流?

本期报道将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微短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探寻这个现象级行业背后的商业逻辑与发展脉络,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产业图景。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