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然就火了官媒批评古偶剧的新闻,白鹿演的新剧和于正的戏都被点名。以前观众在平台底下骂剧难看,评论经常被粉丝刷屏淹掉。这次官媒直接把问题摆台面上,好多人都觉得总算有人敢说话了。
突然就火了官媒批评古偶剧的新闻,白鹿演的新剧和于正的戏都被点名。以前观众在平台底下骂剧难看,评论经常被粉丝刷屏淹掉。这次官媒直接把问题摆台面上,好多人都觉得总算有人敢说话了。
现在古偶剧表面看着挺热闹,拍一个火一个,其实全是套路。开头总是主角莫名其妙穿越重生,中间掺和家族恩怨,到后面非得来个拯救苍生。看似情节复杂,其实就是把几套模板来回换着用,观众看了多少遍都还是那几种剧情。
剧组最让人无语的是编故事不管历史对不对。比如唐朝人吃辣椒,古代官服上的纹饰穿反,这些问题导演都不懂,观众看了又不知道怎么吐槽。更头疼的是,明明拍古装,镜头画面感觉像时装剧,连服装都只是为了好看,完全没考虑那个年代到底是什么样。
粉丝控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剧明明剧情稀烂,但底下评论全是夸演员颜值,根本没人讨论剧本好坏。粉丝就觉得演员漂亮就行,剧情好不好无所谓,搞得剧组也不用心改剧本。久而久之,拍出来的剧更像是给粉丝看的广告,而不是给观众看的故事。
有导演说按网文直接拍就行,但文字和影像差别挺大。原著里一大段心理描写,拍成剧只能靠眼神和台词,很多剧组改不好就直接跳过。观众看着总觉得人物突然就转变态度了,一点逻辑都没有,像看PPT演讲一样生硬。
解决方法其实官方早说了,就是让故事回到故事本身,别老想着蹭流量。编剧和导演得先弄懂什么叫古风美,不能只堆砌道具。现在有些剧组开始重新考证明清家具样式,研究当时人的说话方式,但这样的剧还太少了。
观众现在都明白,古偶本身没问题,关键是拍什么内容。要是再这样拍下去,观众真的会彻底不看古装剧了。问题摆在那儿,就看谁先下决心改了。
来源:草堂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