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播放!难以置信!被一部短剧刷屏了,怎么就火成这样?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0 04:02 1

摘要:一堆人嗷嗷叫,说自己“中毒了”,“上头了”,还说这玩意儿是短剧里的细糠。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3121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防止失去联系!

你最近是不是也被一部短剧刷屏了?

这东西有点“邪门”。

一个每集就两分钟的短剧,82集加起来也就一部电影长。

但它17天,拿下了30亿播放量。

一堆人嗷嗷叫,说自己“中毒了”,“上头了”,还说这玩意儿是短剧里的细糠。

短剧?细糠?

这俩词放一块儿,我寻思怎么还有人对着电子榨菜喊“营养丰富”啊?

短剧咱见多了,不都是“战神归来”、“总裁夫人马甲掉一地”吗?

这“细糠”又是什么新品种?

这篇东西,咱就来扒一扒,这部剧到底给观众“喂”了什么,

能让这么多人“吃”得上头。

盛夏芬德拉

豆瓣:7.3分

它看起来,很“贵”。

别的短剧,灯光一打,人脸惨白,镜头恨不得怼到鼻孔上,生怕你看不清。

《盛夏芬德拉》不这么玩。它有“电影感”。

它的打光、构图、色调,明显是动了脑子的。

开场不拍脸,拍手、拍脚、拍头发丝。

用各种遮挡镜头、侧脸逆光,来拍俩人刚见面的那种疏离感。

它还特别会“搞气氛”。

反正那股子“文艺范”拿捏住了。

在短剧这个赛道里,

当别人还在用“10秒一冲突、30秒一逆袭”的粗暴节奏轰炸你的时候,

它选择用“好看”来留住你。

它甚至还玩起了“前后呼应”,用一支“芬德拉玫瑰”的开放,来象征俩人感情的变化。

用拍电影的手法,做了一份升级快餐。

说白了,还是那些老套路:

先婚后爱、极限拉扯、追妻火葬场。

老套路了,我奶看这种开头都能猜到结尾。

女主叫白清枚,富二代,自由摄影师。

男主叫周晟安。周家大少爷,标准“霸总”。

故事开始,俩人“政治联姻”。家族利益,小说短剧常见套路。

第一集俩人就约法三章:不闻、不问、不管。

各过各的。

但问题来了。

女主白清枚,她有“病”。

她的原生家庭一塌糊涂。

老爹出轨,老妈当着她的面自杀了。

这给她留下了巨大的童年阴影。

所以,这个女主,她会作,她会发疯,她本能地抗拒所有亲密关系。

以我学习心理学多年经验,用术语来讲,应该就是BPD。

但是短剧,当然是那种浪漫的,弱化的,人设的。

然后,男主出手了。

霸总2.0,有钱有权,长得也行,并且尊重女性。

宴会上蹲下来给女主换拖鞋。亲自下厨,给女主做她爱吃的乌冬面。女主生病,他端茶倒水,悉心照顾。他倾听女主的梦想(那个不靠谱的摄影师梦),并且支持她。

简而言之,还是老一套的霸道总裁温柔的爱上我。

只不过换了个更高级的叙事,更高级的技法。

但没办法,女频爽文市场就吃这一套,就好像我看动作枪战片,可以不停的看不腻,一个道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哪个女生顶得住?

所以,剧情就很简单了:

这是一个“BPD有病”的女孩,遇上了一个完美的男人。

她逃,他追。

她“发疯”,他包容。

她插翅难飞。

她所有的“作”,所有的不安,所有的心理创伤,都被男主用无限的耐心,和钞能力,一点一点给治好了。

最后,“有病女孩”被“完美男人”用爱救赎了。

表弟得说句实话。

这剧,好看吗?

如果你是想找点乐子、放松一下、“嗑个糖”,尤其如果你喜欢爽文,爱情片,那它绝对是顶级短剧。

但如果你想看点“真东西”,那对不起,它的优点,就是它的“缺点”。

以我对心理学,临床观察,多年积累的现实经验来说——

BPD也好,抑郁症也好,原生家庭创伤也好,都是能治好的。

BPD在上个世纪被称为心理咨询杀手,但后面被攻克了,如今的心理咨询已经可以非常成熟的治愈BPD。

所以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谈恋爱,BPD都有被治好的可能性。

但——绝不是剧里所表现的这样。

短剧嘛,主要还是以爽为主,以浪漫和幻想为主。

这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太架空了。

编剧既不懂豪门,也不懂婚姻,更加不懂心理学。

男主周晟安,他不是一个人,是许愿池里的王八。

他是一个符号,一个工具。

他是为女性观众的幻想量身定制的。

他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360度无死角地宠女主。

他没有缺点,没有私欲,没有自己的成长线。

这种人,现实里不存在。

这部剧看起来想讨论点“深刻”的。

比如女主的事业线和心理创伤。

但你仔细一看,全是推动剧情幌子,没有实质。

说要去非洲拍狮子,你看看她那细皮嫩肉的样子,站太阳底下都费劲。

就是为了让她“说走就走”,然后让男主去追她,给俩人调情用的。

心理疾病,也成了“工具病”。

它的出现,不是为了探讨心理健康,就是为了给女主“发疯”找个理由,给男主“救赎”创造机会。

顺便说一句热知识,按照女性幻想里的爱情桥段,是治不好,也不成立的方法。

幻想,就只停留在幻想层面。

这就是这部剧的“商业模式”:

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代女性的“痛点”和“爽点”。

痛点是什么?

现实里的恋爱太累。

工作996,生活成本高。

谈个恋爱,要花时间、花钱、花情绪,而且大概率得不到正果。

甚至搞不好还遇上个渣男让你怀疑人生。

爽点是什么?

老娘我什么都不用干。

我“作”我“发疯”,我就是我。

然后天降一个完美男人,天降一个钻石王老五,帅得掉渣,富可敌国,还把我当祖宗供着,我的缺点在他眼里全是萌点。

《盛夏芬德拉》就是一份“情感代偿品”。

它是一份高浓度的“情绪价值”,专门用来对抗现实的疲惫和孤独。

观众们不傻,大家知道这是假的。

但那又怎样呢?

现实里当牛做马,虚拟世界里当回公主&女王,嗑口糖怎么了?

犯法吗?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脑子一扔就是看!”

看个短剧而已,没必要搞那么严肃。

但是,有一说一,表弟还是得讲两句大道理,您也别嫌我烦。

当你习惯了这种“被定制”的、“被迎合”的完美关系,你可能就更难忍受现实中具体的人。

现实和幻想的落差,比珠穆朗玛峰到马里亚纳海沟还大。

这部剧的火爆,是用更精良的技术,给你造了一个更逼真的幻梦。

看完剧,梦总是要醒的,朋友。

来源:俊俊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