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晚刷到《星星祈愿》里周祈星装瞎那段,弹幕全在哭,有人说是演技炸裂,有人说编剧太狠,可真没人提一句——他明明能睁眼,却偏要闭着,像极了我们那些不敢说出口的“我很好”。
那晚刷到《星星祈愿》里周祈星装瞎那段,弹幕全在哭,有人说是演技炸裂,有人说编剧太狠,可真没人提一句——他明明能睁眼,却偏要闭着,像极了我们那些不敢说出口的“我很好”。
这两部剧,一个叫《星星祈愿》,一个叫《我想许愿在身边》,名字听着像姐妹,其实骨子里是两种活法。
一个在血里爬,一个在糖里泡。
前者是深夜加班后喝完的那杯冷咖啡,苦得你皱眉,却舍不得扔;后者是早八课偷吃的小蛋糕,甜得发腻,可你就是想再咬一口。
没人说谁更高明,只是大家累了,总得找个地方喘口气。
有人想看复仇,想看算计,想看一个人怎么从灰烬里把自己烧成火;也有人只想看两个人在雨里共撑一把伞,伞歪了,头发湿了,但谁都没松手。
这不是选剧,是选自己今天想当哪种人。
申浩男演的周祈星,眼神藏了太多东西,不是演技好,是他演得像你隔壁那个总在电梯里低头看手机、从不打招呼的邻居。
你不知道他为什么总穿同一件外套,也不知道他半夜几点回家,但你就是觉得,他心里有事。
而张集骏演的少年,笑起来像阳光突然从云缝里漏下来,不带目的,不计后果,就那么干净地照在你身上——你突然想起,自己多久没这样笑过了。
最意外的是,两部剧的OST合起来卖了五十万张。
不是因为歌多好听,是因为每一段旋律都像某段没发出去的消息,某次没接的电话,某个想说却咽回去的“其实我还在乎”。
有人在评论区写:“听第一首的时候哭了,第二首笑了,第三首……算了,我还是继续刷手机吧。
” 这不是追剧,是情绪的回放。
连原著作者鱼不语都悄悄开了新书,叫《星辰可期》。
名字听着像希望,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笔下从没有真正的“可期”。
她写的,是人在失望之后,还愿意再试一次的那点倔强。
现在平台都在跟风搞“重生”“黑月光”,好像只要贴上这两个标签,就能自动收割流量。
可真正让人记住的,从来不是设定多炸,而是你有没有在某个瞬间,看见了自己——那个明明疼得要命,却还要笑着说“没事”的你;那个明明想靠近,却怕打扰别人,最后默默退后的你。
这两部剧火了,不是因为演员多红,也不是因为营销多猛。
是因为它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偷偷认领了自己的一段人生。
有人看完经典版,连夜翻了原著,说“原来他不是不爱,是不敢信”;有人看完纯爱版,删了前任的微信,说“原来不是我配不上,是我早就不想凑合了”。
这年头,能让人看完剧,不光想点赞,还想去改点什么的,已经不多了。
而这两部,做到了。
来源:泰安068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