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要是问哪部剧最能让成年人“破防”,那一定是《上有老下有小》。这部没怎么宣发的家庭剧,硬是凭着“太真实”杀出重围,成了年度黑马。开播没多久,“顾晓蒙的崩溃是我本人”“吕翔的懦弱像极了我老公”之类的话题就霸占了热搜,评论区里全是“这剧在我家装了监控吧”的感叹—
最近要是问哪部剧最能让成年人“破防”,那一定是《上有老下有小》。这部没怎么宣发的家庭剧,硬是凭着“太真实”杀出重围,成了年度黑马。开播没多久,“顾晓蒙的崩溃是我本人”“吕翔的懦弱像极了我老公”之类的话题就霸占了热搜,评论区里全是“这剧在我家装了监控吧”的感叹——毕竟它拍的不是狗血恩怨,而是每个普通成年人都逃不开的生活困境。
剧集一开场就戳中了痛点:高中教师顾晓蒙和设计师老公吕翔,好不容易在北京拼出个蜗居,本想过几天二人世界,结果两边老人全来了。男方父母打着“度假”的旗号来京看病,住下就没提走的事;女方妈妈带着不靠谱的弟弟投奔,弟弟还卖了老家房子,把老妈彻底甩给姐姐。三居室的小家瞬间挤成“养老院+育儿预备营”,夫妻俩亲热被公婆撞见,想安静吃口饭要应付老人的唠叨,连吕翔居家办公都得躲着长辈的“关心”,这场景让多少背井离乡打拼的年轻人看得心头发紧。
更扎心的是“双重夹击”的压力。顾晓蒙这边,作为优秀教师想凭本事晋升,却因为不巴结领导、不迎合关系户家长,被举报“有偿补课”,优秀教师称号没了,工作都差点丢了;转头回家,还要调解老妈和婆婆的矛盾——老妈搞“家庭健康计划”处处针对女婿,婆婆就用“节能减排计划”反击儿媳,三个老人的明争暗斗让她焦头烂额。吕翔也好不到哪去,职场上不敢争取升职加薪,被人截胡机会只能忍气吞声;家里想做“好儿子”“好女婿”,结果劝走自己父母失败,还被丈母娘拿捏,成了两头受气的“夹心饼干”。
最让人共情的是,剧里没有“完美人设”,全是真实的挣扎。顾晓蒙不是“圣母”,她会因为老人乱带孩子发脾气,会在丢工作又怀孕时崩溃大哭;吕翔也不是“渣男”,他只是懦弱逃避,直到离婚后才明白该扛起责任,追妻时的笨拙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就连老人的角色也没脸谱化:男方母亲的“强制母爱”、父亲的封建固执,女方母亲的专权又脆弱,都藏着老一辈的观念与无奈。尤其是女方妈妈刘美琴,老年痴呆加重后偷偷在手臂刻下家里电话和“别伤害外孙”的字,这一幕让无数观众看哭,“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剧中那些“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细节,才最让人破防。顾晓蒙下班回家,刚进门就被婆婆塞来的剩菜、老妈的抱怨、老公的求助围堵,站在玄关连换鞋的空都没有;吕翔陪岳父看病,一边要安抚焦虑的妻子,一边要应付医院的流程,还要给老家报平安,挂了电话蹲在走廊喘粗气;甚至夫妻俩因为“能不能让老人搬走”吵到离婚,没有激烈的争吵,只有“我顾不过来”的无力感,像极了现实里的夫妻矛盾。
有人说剧里有些情节太刻意,比如老人接连生病、矛盾扎堆出现,但这恰恰是成年人生活的真相——麻烦从不会排队来,常常是“祸不单行”。这部剧最难得的是,它没给“完美解决方案”,没有突然暴富的逆袭,只有吕翔学着承担、顾晓蒙试着妥协,一家人在鸡飞狗跳里慢慢靠拢的温暖。就像剧里说的,“上有老下有小不是负担,是不管多累,回头都有人等你的念想”。
如果你也经历过“职场受气不敢说,家里委屈咽下去”的日子,看这部剧一定会被戳中。它不会给你灌鸡汤,却会让你明白: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硬扛。这大概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能成为黑马的原因——它拍透了成年人的困境,更拍出了困境里藏着的那点韧性与暖流。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来源:足智多谋圆月Y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