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越来越颠,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看,真相是大家需要精神奶嘴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9 09:24 1

摘要:现在的短剧,越来越颠。我曾看过一个短剧,剧情是这样的:霸总打了女人一耳光,随后说道,“离婚!我给你十个亿!”霸总见到另一个女人,说到“除了她老公,只有我一个男人!”

现在的短剧,越来越颠。我曾看过一个短剧,剧情是这样的:霸总打了女人一耳光,随后说道,“离婚!我给你十个亿!”霸总见到另一个女人,说到“除了她老公,只有我一个男人!”

现在的短剧,已然疯出新高度。

剧情癫到“一胎99个”。

短剧不再是“逆袭复仇”那套老把戏,现在的短剧,要的就是你“看不懂”。

古装剧里,女主生孩子能一胎生出99个,娃娃堆在地上像卷成筒的牛肉卷;现代剧里,厨师能隔空削活牛,镜头一转,牛都成骨架了还在吃草;校园剧更离谱,有人把痔疮当定情信物,递到“皓宸学长”手里时,我脚趾头在拖鞋里都抠出了三室一厅。

最离谱的还得是“怀孕玄学”。

单身女人没见过男人,能一夜怀孕——原因是一颗子弹同时穿了她和男主的下半身;入职体检完突然孕吐,一查才知道,医生把恶毒女配偷来的富豪精子,错植入了她体内。合着这富豪精子库,比小区超市买瓶水还容易偷?

还有那部“魂穿保姆”的剧,男主见了魂穿后的女主,上来就扒裤子。一层绒裤、一层棉裤、一层毛裤、还有一层秋裤,全给撕开了,最后憋出一句:“老妹你穿这么多干啥?”

这哪是霸道总裁?这是东北搓澡师傅走错片场了吧。

别光说剧情,现在短剧的台词,能把你脑干都震碎。

你听过“屋里不让荡秋千”吗?女主在屋里上吊,男主推门进来,第一句话就是这个,说完还抬脚把人踹下来。我当时手里的薯片都掉了——这编剧是把“离谱”两个字刻进DNA里了?

还有更绝的:“化成灰我认识,但化了妆的不行”“这就是影响世界金融和政治格局的奥斯汀家族”,前一句像村口大爷吵架,后一句突然装起了国际大佬,割裂感比我早上喝的咖啡还冲。

最敢说的是那句“贺庭洲,我cnm”,下一秒男主回:“不好意思,我没妈”。

以前觉得“发疯文学”够野了,现在才知道,在短剧台词面前,发疯文学顶多算幼儿园水平。

我们不是傻,是需要个“精神奶嘴”

有人骂:“看这玩意会降智!”

可是,有人的手机里,存了上百部短剧,每天躺下就刷,明明知道剧情离谱,却控制不住。“刷的时候啥也不用想,看完才发现,俩小时没了。”

这哪是看剧?这是找了个“精神奶嘴”。

长剧还在磨磨唧唧注水,接吻镜头能摇到树叶子上;短剧倒好,一分钟一个吻,一集四五次肢体接触,腹肌和甜言蜜语直接怼到你眼前。不用动脑子,不用等剧情,情绪上来得快,下去得也快。

就像有人说的:“现实里爱无可爱,工作里卷不动,看短剧的时候,至少能跟着主角哭哭笑笑,哪怕是假的。”

我们不是愿意“扔脑子”,是现实太沉重了。

现在的人讨论短剧,总说“两极分化”:沉迷的人说它是解药,抵制的人说它拉低审美。

可没人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宁愿盯着“离谱剧情”,也不想看“高质量长剧”?

不是我们傻,是生活里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工作没谱,感情没底,像在大海里漂着,抓不住点实在的。而短剧里,哪怕是“一胎99个”“子弹怀孕”,也总有个明确的结局:要么爽,要么甜,要么解气。

它给的不是“智商税”,是快节奏生活里的“情绪代餐”。

你说它离谱?可凌晨两点,还有无数人抱着手机刷到停不下来。

毕竟,比起现实里的“没答案”,短剧里的“疯癫”,至少能让我们暂时忘了——明天还要早起上班。

来源:大竹说事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