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岛《太奶奶3》引观众共情,英宝的故事藏着每个人的亲情渴望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8 16:45 1

摘要:当78岁的纪舜英红着眼眶,对18岁的母亲容遇说出“自从妈妈去世后,再也没人叫我英宝了”时,屏幕内外的人都湿了眼眶。在《太奶奶3》这部看似荒诞的短剧中,“八旬老儿子与少女母亲”的奇幻设定,撕开了成年人世界最柔软的伤口——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童年里缺失的那束名为

当78岁的纪舜英红着眼眶,对18岁的母亲容遇说出“自从妈妈去世后,再也没人叫我英宝了”时,屏幕内外的人都湿了眼眶。在《太奶奶3》这部看似荒诞的短剧中,“八旬老儿子与少女母亲”的奇幻设定,撕开了成年人世界最柔软的伤口——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童年里缺失的那束名为“母亲”的光。

故事的主角纪舜英,在外是叱咤商界的纪董,可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那个8岁的“英宝”。50年代末的童年,他在集体生活中啃着百家饭,听着邻里“要坚强”的安慰,却总在深夜蜷缩在床上,想念母亲怀抱的温度;60年代的动荡岁月,作为“留洋知识分子后代”的他,只能比同龄人更谨慎、更努力,把脆弱藏在心底,只为在风雨中活下去;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他抓住机遇创办纪氏集团,从三餐不继的孩子变成别人口中的“靠山”,却在中年遭遇丧妻之痛,老年又承受丧子之苦。他站在财富堆砌的顶端,内心却始终空着一块——那是8岁时母亲离开后,再也没能补上的缺口。

2025年,这场迟来70年的“童年赎回计划”,终于在母亲的回归中拉开序幕。他要赎回的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那份独一无二的归属感。当“英宝”这个称呼再次响起,他仿佛瞬间穿越回70年前,变回了那个可以扑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遇到委屈时,78岁的他会像小学生一样跑去找母亲告状,看着母亲为自己“撑腰”,他笑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嘴里念叨着“还得我妈妈出手”——这一幕看似滑稽,却藏着成年人不敢言说的渴望:哪怕我们白发苍苍,也想有个可以依靠的人;他会全力支持母亲参加歌唱比赛,自告奋勇当“后援会会长”,举着牌子为母亲呐喊助威,这哪里是追星,分明是一个孩子在向全世界炫耀:“看,这是我的妈妈,她最优秀、最厉害”;看到像儿时伙伴“松果”的小狗,他会拉着母亲的衣角撒娇:“妈妈,我想养它”,他想要的从来不是一只狗,而是狗背后那个有母亲陪伴、有伙伴嬉闹的完整童年。

这一季的《太奶奶3》,不仅有纪舜英的“童年救赎”,更让每个角色都鲜活起来。科研天才老三陈添祥带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洒脱回归,又帅又萌的模样圈粉无数;老四吴添豪洞悉人心,腹黑却温暖,不动声色间总能化解难题;老五王培延凭着跨栏的本事逆袭考上顶尖大学,那些被“欺负”的瞬间让观众心疼不已。好笑的情节层出不穷,逗趣的台词让人捧腹,但这部剧的内核从来不是“搞笑”,而是藏在笑声背后的温暖与治愈。

最动人的,是18岁的母亲容遇与78岁的儿子纪舜英之间的“青春补习”。当纪舜英失恋后,像个失意的少年,坐在客厅沙发上求母亲安慰时,容遇没有说教,只是温柔地告诉他:“妈妈之前走的时候,错过了你很多人生阶段,这次回来,看到你恋爱,看到你失恋,虽然知道你不好受,但我真的很欣慰,能看到这么鲜活的你。”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我们这一生,遗憾的从来不是经历挫折,而是那些重要的时刻,最想分享的人却不在身边。

就像饰演纪舜英的演员屈刚,在10月26日的线下追剧团见面会上,忍不住泪洒现场,哽咽着说:“到了我这个年纪,没有父母了,才真的体会到,有妈的孩子最幸福,希望大家珍惜亲情。”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出了最朴素的真理。原著作者乌英夏也在笔记里写道:“像许多人都经历过的青春期,可偏偏因为八旬老儿子这个设定,多了一层让人鼻酸的温柔。”

《太奶奶3》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重返青春”的奇幻设定,而是它用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假设,回答了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深夜问过自己的问题:“如果当时你在,我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答案其实就藏在容遇看着纪舜英的眼神里——那里有泪光,有笑意,有包容,有疼爱,仿佛在说:“没关系,你的遗憾我来补,你的伤痛我来抚平,只要我在,你永远可以做个孩子。”

屏幕前的我们,或许没有纪舜英那样“母亲回归”的幸运,但这部剧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偏爱,渴望无论多大年纪,都能有个可以卸下防备的港湾。它提醒着我们,趁时光还来得及,多陪陪身边的亲人,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成为一辈子的痛。

毕竟,我们都不必像纪舜英那样,等70年才能赎回童年。现在的每一次陪伴,每一句关心,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补上最温暖的那一块拼图。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