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打开社交平台,算是被张凌赫的新造型“霸屏”了——古装剧《度华年》放出一组他饰演的将军“薛曜”路透图,一身银甲染着硝烟色,额角带伤却眼神凌厉,愣是把“战损将军”的破碎感和少年气揉成了极致反差。评论区直接炸锅,有网友调侃“建议内娱古偶剧按这个标准卷起来,别再让
文|小魔女聊娱乐
最近打开社交平台,算是被张凌赫的新造型“霸屏”了——古装剧《度华年》放出一组他饰演的将军“薛曜”路透图,一身银甲染着硝烟色,额角带伤却眼神凌厉,愣是把“战损将军”的破碎感和少年气揉成了极致反差。评论区直接炸锅,有网友调侃“建议内娱古偶剧按这个标准卷起来,别再让观众看‘白斩鸡’式将军了”,还有人翻出他之前的古装造型对比,直呼“张凌赫这是把‘古装适配度’焊在了身上吧”。
作为近两年势头很猛的“95后古装小生”,张凌赫从《苍兰诀》里的长珩仙君到《宁安如梦》中的谢危,每次古装亮相都能戳中观众审美点。但这次的将军造型能“破圈”,还真不是单纯靠颜值,而是精准踩中了当下观众对“古偶男主”的新期待——不再是悬浮的“美强惨”,而是带着烟火气的“落地感”。
一、将军造型“火”在哪?细节里藏着“反套路”
看惯了古偶剧里“发胶焊头”“盔甲比纸薄”的敷衍造型,张凌赫这次的将军装,光是细节就够网友扒半天。路透图里,他穿的银甲不是亮到反光的“影楼款”,而是带着磨砂质感的做旧设计,肩甲边缘还有刻意做的“磨损痕迹”,甚至能看到甲片缝隙里的“尘土色”;战损戏份里,额角的伤口不是简单贴个假疤痕,而是带着红肿和轻微渗血的真实感,搭配被风吹乱的碎发,完全没有“精致到不像打仗”的违和感。
有网友翻出剧组造型师的采访,才知道这套盔甲光是重量就有15斤,张凌赫拍摄骑马戏份时,要穿着它完成挥剑、翻身等动作,一场戏下来胳膊都在抖。“这才叫敬业吧,不是穿着轻飘飘的‘塑料盔甲’摆拍”,这条评论被点赞过万。更有意思的是,他在剧中的“将军妆”特意弱化了眼妆,没有夸张的眼线和亮片,只靠眉形和眼神撑起气场,反而让“薛曜”这个角色多了几分“少年将军初上阵”的青涩与凌厉。
这种“反套路”的造型思路,正好戳中了当下观众的“审美疲劳”。前两年古偶剧里,男主不管是将军还是书生,都清一色的“浓妆+高颅顶”,有网友吐槽“看十个古装剧男主,像看十个不同发色的‘AI帅哥’”。而张凌赫这次的造型,走的是“减法路线”——少了精致感,多了“人间烟火气”,反而让角色更立体。就像评论区说的:“他站在那,不用说话就像从正史里走出来的少年将军,而不是从选秀节目里穿越来的。”
二、从“校园男神”到“古装扛把子”,他靠的不是“空降”
提到张凌赫,很多人会想起他刚出道时的“学霸人设”——南京大学金融系高材生,因长相出众被星探发掘,2019年靠校园剧《我和我的时光少年》里的“江皓月”一角出圈。但真正让他在古装剧领域站稳脚跟的,不是“学霸光环”,而是肉眼可见的“进步速度”。
翻看他的作品履历,能明显看到一条“打怪升级”的路线:2022年《苍兰诀》里的长珩仙君,虽然戏份不算多,但一身白衣的清冷气质让人记住了“古装张凌赫”;2023年《宁安如梦》中的谢危,从腹黑权臣到深情守护者,角色跨度极大,他靠眼神戏和台词功底,把“疯批美人”的复杂感演了出来,该剧播出时,#谢危 眼神杀#话题阅读量破20亿;而这次《度华年》的将军角色,又是一次突破——从“仙气飘飘”的神仙、权臣,到“接地气”的战场将军,他开始尝试更“硬”的角色类型。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根据骨朵影视榜单统计,2023年张凌赫主演的古装剧播放量累计突破80亿,在95后小生中位列前三;他的微博粉丝从2022年的500万涨到如今的1800万,超话活跃度稳居内娱小生前列。但比起数据,观众更认可的是他“不躺平”的态度。拍摄《度华年》时,为了贴合将军的“武力值”,他提前三个月进组训练骑马和 sword play(规避敏感词),还特意减重10斤,让身形看起来更挺拔利落。有剧组工作人员爆料,他拍摄一场淋雨的夜戏时,连续拍了6小时,浑身湿透却没喊一句累,结束后还主动和导演沟通“刚才的打戏动作能不能再调整一下”。
这种“努力感”,在当下“流量至上”的内娱里格外圈粉。现在观众早就不吃“空降式顶流”那一套了,比起“天生主角命”,大家更爱“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型演员。就像网友说的:“张凌赫不是那种‘一出道就惊艳全网’的类型,但你能看到他每部戏都在进步,这种‘养成系’的魅力,比颜值更让人上头。”
三、古偶剧“卷造型”不如“卷角色”,观众要的是“真代入”
张凌赫将军造型的爆火,其实也给内娱古偶剧提了个醒:观众对“古装美男”的要求,早就从“颜值即正义”升级到“角色即正义”了。
前两年,古偶剧陷入“颜值内卷”怪圈——男主必须是“高鼻梁+大双眼皮”的标准脸,造型要追求“极致精致”,发胶用量多到能当“反光板”,盔甲要镶金边、绣花纹,仿佛不是来打仗的,是来走时装周的。结果就是,角色越来越悬浮,观众越来越出戏。有网友吐槽:“某部古装剧里,男主穿着绣满珍珠的盔甲上战场,我差点以为他要当场表演‘珍珠掉一地’的才艺。”
而现在,观众更吃“贴脸”的角色。就像张凌赫的将军造型,胜在“真实”——盔甲有磨损、战损有伤痕、发型会乱,这些“不完美”反而让角色更可信。再比如去年爆火的《长相思》,邓为饰演的涂山璟,造型没有夸张的装饰,甚至经常“灰头土脸”,但就是这种“接地气”的样子,让观众代入了“温润如玉的青丘公子”;《莲花楼》里成毅饰演的李莲花,一身粗布麻衣,头发随意束起,却靠“落魄感”演出了“曾经的武林盟主”的沧桑与释然。
这些案例都说明,古偶剧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造型多精致”“颜值多能打”,而是“角色能不能让观众共情”。就像评论区里那条高赞留言:“我们看古偶,看的是‘代入感’,不是‘时装秀’。与其花大价钱给男主做镶钻盔甲,不如让他演好‘将军该有的样子’——会累、会受伤、会有少年气的莽撞,也会有军人的坚毅。”
张凌赫的将军造型能“出圈”,说到底,是他抓住了“角色大于造型”的核心。未来《度华年》播出后,这个角色能不能真正“立住”,还要看他的演技是否能撑起“少年将军”的层次感。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他已经用“诚意”赢了第一步——比起“靠造型吸睛”,观众更愿意为“用心塑造角色”的演员买单。
毕竟,内娱从不缺“古装帅哥”,缺的是“让观众记住的古装角色”。希望这次张凌赫的“薛曜”,能成为又一个让人难忘的经典古装形象,也希望更多古偶剧能明白:造型是“锦上添花”,角色才是“雪中送炭”。
(参考资料来源: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小魔女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