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人想到,一部在抖音首页刷到就划走的短剧,最后成了豆瓣8.2分的现实题材黑马。
《野女孩》不是爆了,是悄悄撬动了什么。
没人想到,一部在抖音首页刷到就划走的短剧,最后成了豆瓣8.2分的现实题材黑马。
播放量从1.4亿跳到3.2亿,不是靠热搜,不是靠营销,是无数个晚上,25到35岁的女人关掉综艺,点开它,然后一集接一集,看到凌晨两点。
没人说它完美。
柳小柔被拐卖后那场雨中奔跑的戏,有人骂太煽情,有人哭得停不下来。
向柏凯这个角色,有人觉得他懦弱,有人却说,他才是现实里最真实的那个——不是坏人,但也没能成为救赎。
没人替他辩解,可看的人心里都清楚,这种“不作为”,比恶更让人窒息。
导演诗帆没拍什么惊天动地的打拐现场,她拍的是被救出来之后,那个女人该怎么活。
户口没着落,孩子被领养,邻居指指点点,前夫家的亲戚说“你早该死了”。
这些,才是真正的牢笼。
公安部打拐办发了条微博,用剧里那句“朝着月亮跑”做宣传。
没人觉得违和。
因为这句话,不是口号,是无数个在黑暗里,咬着牙不肯停下的女人,心里唯一的光。
全国妇联把它放进推荐片单,不是因为“正能量”,是因为它没美化苦难,也没把女性塑造成英雄。
她会怕,会哭,会想放弃,但就是不肯跪下。
这种“不完美”,反而让很多女人说:这说的,不就是我身边那个谁吗?
短剧市场这两年,满屏都是甜宠、霸总、重生逆袭。
《野女孩》像一盆冷水,泼在了所有“爽感至上”的逻辑上。
它不让你爽,它让你疼,让你想起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新闻标题,想起亲戚群里转发过的“寻人启事”,想起自己曾经在深夜刷到一条“疑似被拐女孩”的视频,犹豫了几秒,没点进去。
它没改变世界,但它让很多人,重新愿意去看一眼。
制作方说第二季要拍“被解救之后的生活”。
没人期待大团圆。
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救赎,不是找到亲人,而是别人不再用“你命好”“你运气真好”来安慰你。
真正的自由,是你终于能平静地说:我活下来了,但我不会原谅。
平台开始追着拍现实题材了,立项数量翻了两倍。
可真正能拍出《野女孩》这种分量的,有几个?
它不是爆款,是伤口被掀开后,终于有人愿意听里面的声音。
不是所有故事都要有结局。
有时候,能让人停下刷手机的手,静静看十分钟,就够了。
来源:果园开心摘果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