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播1集收视率破3,央视押对宝了,终于有一部可以熬夜追的年代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7 18:00 2

摘要:夜戏用手电筒打光,演员提前两个月练针灸到手起茧,没有热搜,不炒CP,这部“老派”的年代剧《依依向北风》,才播两集就拿下了全国收视第一的宝座。

夜戏用手电筒打光,演员提前两个月练针灸到手起茧,没有热搜,不炒CP,这部“老派”的年代剧《依依向北风》,才播两集就拿下了全国收视第一的宝座。

朱媛媛离开的那天,正值暮春。噩耗传来的太过突然,很多人都无法相信,她真的走了。而在她离世后,每一天都是丈夫辛柏青最难熬的日子。

直到近日,才总算听到辛柏青的好消息。不过,这好消息,却与他自己无关。

就在不久前,一部名为《依依向北风》的年代剧悄然登陆央视八套。没有预热,没有流量明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甚至没有上过一次热搜。

结果,这部剧却创下了惊人的纪录——首播两日收视率直接破3%,成为央八史上酷云数据最快破3的剧集。

01 冷门题材的逆袭

《依依向北风》的收视成功,来得有点突然。

要知道,这部剧题材冷门,没有流量明星,甚至没有进行什么热搜营销,却成了2025年收视界的“黑马”。

开播当晚,超过57万观众默默预约了下一集。数据显示,其首播收视即冲上3.148%,随后两日持续攀升,稳坐全国收视榜首。

这与大多数“先网后台”或纯网播的剧不同,该剧采用 “先台后网”策略:电视播完后,网络平台才于当晚10点更新。

这一操作,精准锁定了习惯黄金时段看电视的中老年群体。

这种模式看似复古,却精准击中了中老年观众的收视习惯,他们本就是央视八套的忠实受众。

这一策略原本并非刻意设计,而是因为视频平台最初并不看好这部中低成本年代剧,给出的版权价格太低,片方才选择优先供应央视。

02 质感与真实,成为最大看点

《依依向北风》由菅纫姿、鲁诺、何明翰、铁政、张可盈等主演,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剧情开场即高能,全程无尿点。

剧一开场,20世纪70年代,梁川市鲲州县,知青们在“黑市”买卖鸡蛋。

夜色混沌、气氛紧绷,执法队突袭、手电扫射,知青们仓皇逃散。

卖鸡蛋的俞乐山(鲁诺饰)大喊“我不敢了”。

盛雪竹(菅纫姿饰)误入风波,被当场抓走,这场“黑市行动”也成了她命运的起点。

导演武洪武和编剧武一鹤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创作方向:不做悬浮剧,要拍一部有时代质感、人物立得住的作品。

为此,他们不惜下“笨功夫”——夜戏必须用手电筒打光,只为还原70年代的真实照明效果。

主演菅纫姿为演好赤脚医生盛雪竹一角,提前两个月苦练针灸,手指磨出厚厚茧子。

她说:“不是演农民,是要成为农民。”这种近乎偏执的敬业,在当下娱乐圈显得尤为稀缺。

03 收视与口碑的割裂

然而,高收视并未换来全网好评。

一个明显的割裂出现了:电视端口碑炸裂,网络端却争议不断。

有信息指出,该剧在豆瓣遭遇“差评一片”,部分年轻观众直言“节奏太慢”“剧情老套”。

一位网友吐槽:“开头半小时还在吵架,感觉像回到了十年前的家庭伦理剧。”还有人认为,剧中三角恋设定过于狗血,削弱了历史厚重感。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审美体系的碰撞。

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来说,《依依向北风》是记忆的唤醒;而对于Z世代而言,缓慢叙事和沉重主题缺乏“爽感”,难以形成情感共鸣。

但也有不少年轻人给出了正面反馈。有人称赞:“质感像电影,镜头语言绝了。”还有观众被张可盈的哭戏打动,称其“情绪层层递进,一秒入戏”。

04 中老年观众的集体记忆

《依依向北风》的收视成功,似乎印证了一个残酷的行业规律:口碑与收视从不是共生关系。

知青题材年代剧与央视八套的受众结构形成了“天作之合”。

农村剧在央八历来是收视保障,哪怕质量平庸也能轻松斩获2%以上的收视率。

而《依依向北风》聚焦的知青返城、恢复高考等历史节点,恰好触动了中老年群体的集体记忆。

剧中 “抓投机倒把” 的情节设计,让亲历者看的不是剧情,而是自己的青春。

有粉丝留言:“我妈边看边抹眼泪,说跟当年一模一样。”这种跨代际的情感共振,或许正是《依依向北风》最独特的价值所在。

05 安静走红的价值回归

《依依向北风》不追求全民爆款,而是坚定地服务特定人群——那些怀念过去、重视家庭伦理、相信奋斗改变命运的观众。

在这个意义上,它的成功是精准定位的胜利。

目前,该剧尚未引发大规模明星公关战或舆论风波,也没有任何主演因角色陷入争议。

这种 “安静”的走红模式,在当下堪称异类。

但它带来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据业内人士分析,这部剧的成功可能会推动更多制作方回归内容本位,尝试减少对算法和热搜的依赖。

毕竟,当一部剧能靠真实质感吸引观众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而不是靠短视频切片引流时,某种意义上的 “文艺复兴”就已经开始了。

在我看来:当大多数制片方仍在追逐流量明星和热搜营销时,《依依向北风》走了另一条路。它不靠颜值,不炒CP,甚至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却牢牢抓住了最忠实的那批观众。

那个年代的尘土与理想,那些手电筒照射下的夜晚,那些为了真实而磨出茧子的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好内容自己会说话。

即便没有热搜,好内容依然有市场。只要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讲故事,就一定有人愿意坐下来认真看。

来源:巴黎rf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