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再战》里的革命者,本质上就是一群哭闹着要奶吃的孩子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7 17:12 1

摘要:这群所谓的革命者其实就是一群在故乡混不下去,通过各种手段偷渡到美国的非法移民,虽说这里的各种条件都远远超过他们的故乡,但他们依旧人心不足,希望获得更好的待遇,或者不被遣返,所以才起来“革命”。

《一战再战》里的所谓革命者其实跟革命根本不搭界,甚至连次一级的恐怖分子都算不上,其实只是一群喜欢哭闹的孩子——喜欢哭闹的孩子有奶吃。

这群所谓的革命者其实就是一群在故乡混不下去,通过各种手段偷渡到美国的非法移民,虽说这里的各种条件都远远超过他们的故乡,但他们依旧人心不足,希望获得更好的待遇,或者不被遣返,所以才起来“革命”。

如果他们真的是“革命家”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故乡闹革命,然后成立自己的政权,自己当家做主人,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你觉得自己的国家不好,你就建设它啊。自己的故乡都解放不了,跑到别人那里革的哪门子命呢?说白了,还是要待遇。

其实这些革命者只是千千万非法移民中互助组织的一个,这些组织有的平和,有的激进,有的是有偿服务,有的是纯粹帮忙。

比如十字市大师的组织就比较平和,得到扫荡的消息组织撤离了就是,并没有发生特别的暴力事件。而大师本人也非常成功,至少有两处自己的产业,自家人丰衣足食之余,还能帮助同胞。

但是主角所在的法式75就属于激进组织,而法式75的这个名称应该是来源于一战前法军装备的75小姐大炮。

从这个名字来看,成立这个组织的初衷就是很激进的。

不过这个激进也很有限度,因为他们是为了要待遇而激进,并非是为了更高的目标,比如夺取政权。他们主要是依靠爆炸,劫狱等准恐怖行为来促进立法,或者阻止某些立法,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福利和权力。

所以一开始,双方都是很克制的,影片开头“劫狱”时,革命者没有对警卫开枪,而警卫也很松懈,包括上尉(后来荣升上校了)在内并没有组织像样的反抗,甚至没有防抗。

法式75进行恐怖爆炸时会提前通知,或者选择房屋里没人或者下班之后才进行。

这些都表达出了一种愿望:我并不是想推翻你,只是想让你多给我一些。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革命了。

但是很多时候一旦采取了激进的做法,就很难控制形势了,最终革命者还是闹出了人命。

在一次抢劫银行——为革命筹集资金过程中,薇拉的母亲打死了一名银行警卫。

颇为讽刺的是,这名警卫是个有色人种,在中了一枪之后,还试图拔枪对抗,显得非常忠于职守。

而薇拉的母亲在被捕后,很快就招供了,究其原因还是“信念不足”,原本就是要奶吃的孩子,整个组织都没有远大的革命理想,缺乏坚韧的斗志,不叛变才叫奇怪,因为他们的信念和需求不足以让他们牺牲自己,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手段让自己过的更好些。

这就有很意思了,一个有色人种,愿意为了保卫白人银行的安全去死,而一个革命者却为了免除三十年的牢饭而出卖同志。

白人至上俱乐部也非常的有意思,在长时间的对抗中,这个俱乐部最终也是选择了利益至上,所以上校这种极端分子就必须去死了;毕竟在十字市有个农场主也是俱乐部成员,他就非常关心墨西哥非法移民劳动力的问题,当上校把十字市搅成一锅粥的时候,自然就违背了俱乐部的最高利益。

所以,只要大家的利益可以重叠,看似完全不兼容的群体其实也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比如主角小李子,也不知道他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反正就是抽烟喝酒——也不知道烫不烫头,居然还把女儿养到了十六岁,并且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还能到大师那里上空手道课程,相当于咱们这儿的辅导班了。

后来事件结束后,也开始用智能手机了,虽说女儿也去“革命”了,但从整体再看,两个对立组织的对抗已经趋于和解,毕竟所谓的“革命”,其实就是要待遇而已,等再过一代人,他们的后代成为了真正的美国人,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

总的来说《一战再战》这部电影不是什么爽片,到有点伪记录文艺片的样子,因为这些事件本质上都是基于现实的,甚至类似的事件在川普治下的美国每天也都在上演着。

来源:十三哥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