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情终会落幕,而历史永不褪色。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也是吴石等英雄牺牲75周年。他们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生,诠释了何为信仰、何为忠诚。在历史转折点上,他们不惧个人安危,为了民族大义而献身,他们的沉默,是最响亮的宣言;他们的牺牲,铸就了永恒的荣耀。
作者:石雷
剧情终会落幕,而历史永不褪色。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也是吴石等英雄牺牲75周年。他们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生,诠释了何为信仰、何为忠诚。在历史转折点上,他们不惧个人安危,为了民族大义而献身,他们的沉默,是最响亮的宣言;他们的牺牲,铸就了永恒的荣耀。
无名英雄纪念碑铭
吴石,原名萃文,字虞薰,号湛然,福州螺洲吴厝村人。1911年,吴石与少年好友吴仲禧一道在福州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浪潮。后入选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科,前后受训4年,与白崇禧为同期同学。1924年历任第十四师军械处处长、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等职。北伐结束,方声涛回闽主政,委任吴石为军事厅参谋长。1929年,他由福建省政府派往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学习。1935年秋回国,任参谋本部第二厅处长,专事日本情报研究。1936年2月被授予陆军少将。抗战中任大本营第一部第二组副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桂林行营参谋处长、柳州第四战区参谋长、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办公室主任等要职。1942年1月,吴石任国民党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办公室主任。1946年任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局长。1948年春夏之间通过吴仲禧介绍参加“民联”,投身革命阵线,直接受何遂(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长)领导,与之单线联系。1948年,吴石任国民党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元旦前后,吴石频繁地往来于福州、广州两地,多次秘密前往香港,与李济深策划起义。
吴石
1948年,中共中央社会部在福州设置工作站,派遣谢筱迺(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委会副主任)到福州领导福州站情报工作。中共中央社会部秘密电台设在中共地下党员蔡训忠家中,开辟了联系中共中央、华东局的空中秘密通道。按党的指示,吴石通过何遂与谢筱迺接上了关系,单线联系。吴石向谢筱迺提供了许多重要军事情报,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中央和华东局的高度肯定。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逼近南京,国民党国防部尚保存有500多箱军事机要档案资料。国防部长白崇禧、参谋总长陈诚主张直运台湾,而吴石则以福州“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转台便捷”为由,建议暂移福州。国民党当局采纳了他的意见。吴石之所以要将这批机要档案转移到福州,是因为他得悉自己将出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他打算一旦时机成熟就在福州起义,将这批军事机要档案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又电促“速将档案运台”。吴石则以“军运紧,调船难”为借口,仅以百余箱参考资料、军事图书列为第一批,权充绝密档案,派人先运往台湾。紧接着,吴石又下达“死命令”,当晚将档案全部转移到位于仓前山的福建省研究院书库保藏,并向研究院院长黄觉民(黄是吴的挚友、民主人士)作好交代。1949年8月14日,吴石接蒋介石急电,令其即日赴台。15日上午,他密召亲信参谋王强到公馆,作了简要而严肃的面示:“我奉命明天即飞台北,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要尽到军人天职,‘人在档案在’。下一步怎么办,想必你自己懂得。为万无一失,可征求黄院长和刘通先生(原国民党立法院立法委员)意见而行。”次日凌晨,吴石即携眷飞台。两天后,福州解放。王强即在黄、刘两位前辈认可下,将298箱保存无损的国民党军事绝密档案如数交给了解放军。
吴石去台湾之前与吴仲禧见了最后一面。吴仲禧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告诉我,福建绥靖公署使命已经结束,他已被调任国民党国防部次长,要到台湾去任职。我曾请他考虑,到台湾去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也可以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他坚决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他接着说,为了避免嫌疑,他的夫人王碧奎和两个小儿女也要去台湾。留下大儿子韶成、大女儿兰成在大陆,虽已作了安排,还请我在必要时给予照顾……”赴台前,中共华东局给他的代号是“密使一号”。赴台后,他很快升任“国防部参谋次长”,被授予中将军衔。
朱枫,又名朱谌之,作为吴石与华东局的交通联络员,在台湾期间,6次与吴石将军秘密会晤,陆续送回一些重要军事情报。就在她再次准备返回大陆之际,朱枫的上级“老郑”被捕,供出了她。台湾国民党当局当即封锁了台湾所有出岛的空中和海上航线。危急关头,吴石冒险为朱枫签发《特别通行证》,送她乘机飞往国民党还占据的舟山。可是,“老郑”不仅供出朱枫,还供出吴石。蒋介石震怒,下令逮捕吴石,并在其寓所搜出他亲笔签发给朱枫前往舟山的《特别通行证》和有关书面材料。
这样,台湾当局不但摸清了失踪多日的朱枫的去向,也拿到了吴石“叛逆罪”的重要证据。吴石被关押,朱枫也被国民党军警从舟山抓回台湾。受该案牵连的人有:吴石的妻子王碧奎、某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长聂曦上校、原“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某公署主管人事的中校参谋方克华、某处主管补给的参谋江爱训、吴石的副官王正均等人。在多次劝降未果的情况下,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被台湾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吴石在临刑前写下了一首绝笔诗:“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他还遥望大陆,深情地说:“台湾大陆都是一家人,这是血脉民心。几十年后,我会回到故里的。”
1950年6月10日,吴石、朱枫等人被押往台北马场町刑场。临刑前,朱枫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她身中7颗子弹,英勇就义,时年45岁。他们的遗体被埋在台北市北郊一个地名叫“六张犁”的乱坟岗。
1950年6月,朱枫于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
2013年12月,为纪念我党在台湾牺牲的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落成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