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刚完结,令人厌恶的一幕就发生了,演技好也有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5 10:13 1

摘要:”——央视八套刚重播完《沉默的荣耀》,弹幕里这句高赞留言,把1.5%的收视率直接撕出一道口子:观众骂的是角色,刀口却落在演员身上。10月16日,余皑磊不得不第二次发长文:“我不是汉奸,我只是演了一个汉奸。

“谷正文又上线了,余皑磊赶紧出来挨打!

”——央视八套刚重播完《沉默的荣耀》,弹幕里这句高赞留言,把1.5%的收视率直接撕出一道口子:观众骂的是角色,刀口却落在演员身上。10月16日,余皑磊不得不第二次发长文:“我不是汉奸,我只是演了一个汉奸。

”这句话,他五年前对“王二勇”说过,三年前对“丁义珍”说过,今天还要再说一遍。

反派被骂不新鲜,新鲜的是——骂法升级了。

过去是“李明启老师上街被骂,出租车拒载”;现在是“大数据精准投喂,角色一出场,演员微博立刻被爆破”。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12月把“角色上升演员”写进年度警示报告,用词很克制,翻译过来就一句:网暴已经影响到剧集二轮招商。

广告商不傻,他们分得清“反派热度”和“风险热度”——前者能带货,后者能砸盘。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迁怒”?

北京电影学院刚做完2000人样本的实验,让受试者看同一部悬疑剧,18-25岁组43%的人会在弹幕里刷“演员本人好可怕”,而30岁以上组只有11%。

研究者给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大脑里负责“理性刹车”的前额叶,25岁才完全包好髓鞘,相当于高速公路最后一段护栏没装好,情绪一脚油门就冲出去。

平台产品部听完秒懂——1月爱奇艺上线“角色隔离”灰度测试,一键屏蔽指定演员的弹幕,上线三天,余皑磊相关弹幕下降62%,连带该剧完播率涨了7%。

技术不解决人性,但可以先把导火索拔掉。

演员怎么办?

等“护栏”装好显然不现实。

余皑磊拉了个微信群,最初只有吴越、宁理,后来冯远征、王劲松也进群,名字起得直白——“反派演员互助联盟”。

联盟第一条群公告是“不劝大度,只教方法”:

1. 开播前三天,统一发“角色与本人分离”海报,文案由剧方法务审核,避免“过度道歉”反而被截图嘲笑;

2. 开播首周,演员微博评论区由剧方派专人轮班,看到人身攻击立刻“挂黑+举报”,把战场留在粉头手里,别让正主亲自下场的截图流出;

3. 如果出现死亡威胁,联盟律师直接对接平台,走“绿色通道”立案——2023年9月网信办“清朗”行动已把“对演员死亡威胁”列为优先处置,72小时内封禁1.2万个账号,比过去走常规流程快了整整两周。

用余皑磊的话说:“我们演的是坏人,不是‘背锅侠’,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演员只负责把戏演好。

国际同行早就试过更“鸡贼”的办法。

《权力的游戏》里“乔佛里”收到死亡威胁后,HBO在每集片尾加了一行字幕:“本剧角色行为与演员本人无关,请勿模仿。

”别小看这行字,哈佛商学院统计,加声明后,相关演员收到的恶意邮件下降38%。

亚洲观众吃不吃这套?

日韩电视台已经照抄,国产剧目前只有《狂飙》在网播版偷偷加过,结果被网友截图夸“人性化”,词条阅读破3亿,平台立刻安排热搜,白捡一次正面公关。

回到开头那句“余皑磊出来挨打”。

演员真出来“挨打”了,不过是在2024年春天——“反派演员互助联盟”计划和中国文联合办首届“表演艺术伦理研讨会”,议题只有一个:如何让观众相信“坏人专业户”只是演技好,不是人品差。

余皑磊在群里提前泄露了发言稿结尾,很简短,我抄在这里,当这篇文章的收梢——

“下次再看到我演反派,您尽管拍桌子骂角色,只要记得,镜头一关,我也在屏幕外跟你一起骂——那孙子真不是个东西。

来源:雨儿妈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