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文用户,短剧掀起的变革比想象的更多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5 09:10 1

摘要:短剧能够倒逼网络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改革,去掉那些冗长的内容和无效的叙事吗?未来的图景,应是长短并存、多元共生,我们拭目以待。短剧最初入场和网文一样,经历过野蛮生长。不妨借用《百年孤独》的经典句式:“很多年后,当我们聊起短剧的时候,可能会回想起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

短剧能够倒逼网络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改革,去掉那些冗长的内容和无效的叙事吗?未来的图景,应是长短并存、多元共生,我们拭目以待。短剧最初入场和网文一样,经历过野蛮生长。不妨借用《百年孤独》的经典句式:“很多年后,当我们聊起短剧的时候,可能会回想起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那个时候。”短剧和网文,起初都不被看好,但是它们贴近时代、媒介和受众,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的成员。短剧是在网文、网剧、短视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后起之秀,是网络媒介发展到当下最新的内容形态,它将各种优势集成,如低成本、快情节、高节奏、浓情绪,这些特质让它迅速席卷市场,对影视界和网文界都形成了新的挑战。根据《第5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网民达11.23亿人次”,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68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95.1%;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 6.26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55.8%。”而与此同时,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分别达 7.24 亿人、5.84 亿人和 5.13 亿人。从数据层面来说,短剧用户已经明显超越网文用户。短剧不仅仅是一种文艺现象,更是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娱支柱产业。短剧正在成为网络时代新的表达方式。网络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可以加上很多前缀,比如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等等。短剧可以说生逢其时,它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物种。短剧适应视觉图像时代。当我们在讨论图像时代、视觉文化的时候,我们都不能离开一个源头,就是海德格尔曾经提出的“世界图像时代”。他在1938年发表了名为《世界图像时代》的演讲,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人类不断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世界变成了可被测量、分析和消费的客体,生活不仅仅在经历,也在不断被书写、拍摄、剪辑、观看,分类定制成为各种被点击观看的消费商品。短剧正是从这样的生活短视频、剧情短视频进化而来,它不再是零星的生活记录,演进成为更加标准化的文娱消费品。目前,无论是作为内容平台的阅文、七猫,还是作为短视频平台的快手、抖音,还有微信中的无数小程序,短剧已经成为一个必争的赛道。甚至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也加入其中,内容包括文旅、文博、非遗、红色主题、行业主题、甚至反诈主题,等等,其中也出了不少精品,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傩戏》《重回永乐大典》《请回答1937》等等。短剧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内容植入和传播的新载体,谁能掌握短剧就能掌握市场。短剧适应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短剧契合移动客户端的观影模式和高节奏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行为,其拍摄构图尤其重视近景和特写镜头,都是为竖屏观看而设置的。短剧的快情节、高节奏、浓情绪也能够适应人们碎片化的阅读观影行为。罗伯特·哈桑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一书中提到:“不断加速的网络是支配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生产基础和控制架构,同时是一种新的时间形式,在技术层面前所未有的网络时间的基础。这种难以穷尽的、多元繁杂的网络时间,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而短剧正是通过强冲突、快节奏、多反转等方式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人民币。

来源:MLI搞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