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别再瞎拍皇帝了!陈道明都“嫌弃”的角色,硬是被他演成经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3 04:34 1

摘要:有的顶着韩式半永久妆容谈恋爱,有的连基本仪态都没有,哪有九五之尊的样子?分明是把“帝王”俩字按在地上摩擦。

现在打开内娱古装剧,皇帝形象越来越离谱。

有的顶着韩式半永久妆容谈恋爱,有的连基本仪态都没有,哪有九五之尊的样子?分明是把“帝王”俩字按在地上摩擦。

20年前的《汉武大帝》,才是真·帝王降世。

陈宝国往那一站,不用说话,眼神扫过来就自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场。

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咬字铿锵,满是睥睨天下的霸气,当年多少人看这段鸡皮疙瘩掉一地,心里只剩一个念头:这就是刘彻本人!

这部封神的剧,当初差点没陈宝国什么事。

导演一开始属意的“汉武帝”,是公认的“皇帝专业户”陈道明。

陈道明之前演的康熙、咸丰,都是刻进观众心里的经典,再演汉武帝本是手到擒来。

陈道明直接拒了。

不是看不上角色,是怕“皇帝专业户”的帽子戴久了,观众眼里只剩“皇帝”,看不到演员本人。

他不想被框死,哪怕导演磨破嘴皮子也没松口。

陈道明够意思,没让导演空跑,反手推荐了好朋友:“要不让宝国试试?他能行。”

现在看,这推荐就是“神仙指路”。陈宝国接下角色后,直接活成了“刘彻”。

为找帝王感觉,他在剧组几乎不闲聊,走路抬头挺胸,说话慢条斯理却带威严,连吃饭都端着“天子范儿”,工作人员都说:“跟他说话不敢大声,总觉得下一秒要下圣旨。”

拍摄时的遭罪更让人佩服。

剧拍在夏天,四十多度高温,陈宝国裹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龙袍,头上还套着厚厚的假发头套。

龙袍缎面不透气,头套里的汗闷在头皮上排不出去。

有次拍完大戏,工作人员帮他摘头套,一扯下来全是血水珠——头皮被闷得起了水泡,破了混着汗,看着都疼。

有人劝他跟导演说松松头套,陈宝国摇头:“不行,头套一松,镜头里就垮了。

刘彻没了精气神,还叫什么汉武帝?”他就这么硬扛,每天拍完戏头皮都红一片,用凉毛巾敷敷,第二天接着拍。

这份较真,让《汉武大帝》成了无法超越的经典。

剧里的刘彻,有年轻时意气风发派卫青、霍去病击匈奴的模样,也有年老多疑、面对“巫蛊之祸”的心疼与唏嘘。

陈宝国没把刘彻演成“完美帝王”,而是演出了他的鲜活、挣扎和家国情怀,像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的一样。

剧火了,陈宝国拿奖拿到手软,采访里却直说:“以后再也不演皇帝了。”

不是耍大牌,是他觉得:“汉武帝这个角色,已经把我能掏的都掏干净了。

再演别的皇帝,要么重复自己,要么对不起角色,不如见好就收。”

后来陈宝国没再碰帝王戏,演了《大宅门》里的白景琦、《老酒馆》里的陈怀海,每个角色都让人忘了他曾是“汉武帝”。

近几年荧幕上少见他身影,有人说他是因为身体原因,慢慢退出台前转做幕后。

也有人说因为不想被资本妥协,不得已退出娱乐圈。只是可惜这么好演技了,不知以后还能否有机会在看到他出演的电视剧。

现在看内娱帝王剧,忍不住感慨:不是观众挑剔,是现在的演员少了当年的“较真”。

有人拍皇帝不查历史常识,台词念得磕磕巴巴,仪态比普通人还随意。

有人为上镜好看,龙袍里穿薄纱,头套里垫发片,不管历史上帝王到底什么样。

陈宝国当年为一个角色,能把自己“逼”到这份上,忍受头皮起水泡、汗里混血的疼,就为镜头里那一秒的“帝王气”。这份对角色的敬畏心,才是真正的演员该有的样子。

你当年看《汉武大帝》,哪一段印象最深?如果是陈道明演汉武大帝能否超越陈宝国版本的呢?

如果现在再拍《汉武大帝》,你觉得谁能接得住陈宝国的班?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逆袭中的胖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