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河传》热度飙升,龚俊演技引争议,粉丝烧钱撑场面?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2 19:18 1

摘要:这剧一开播,热度排名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一下子就冲到了第九名,甚至还比备受期待、由成毅主演的《赴山海》高了那么一点点。

最近有部新剧叫《暗河传》,在网上闹出的动静可不小。

这剧一开播,热度排名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一下子就冲到了第九名,甚至还比备受期待、由成毅主演的《赴山海》高了那么一点点。

按理说,这成绩单拿出来,应该是挺值得骄傲的,可奇怪的事情也跟着来了。

你要是点开这部剧的评论区或者相关的社交媒体广场,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大家伙儿聊剧情、聊人物的帖子寥寥无几,反倒是满屏幕都在问“今天的云包场活动怎么参加?”“姐妹们,打榜任务完成了吗?”。

这就让人纳闷了,一部剧火了,结果观众不关心故事讲了啥,反而对粉丝后援会那套应援流程了如指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先得弄明白这个“云包场”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说白了,它就是视频平台为了粉丝应援搞出来的一个功能。

粉丝花真金白银去购买一种虚拟的观影券,花的钱越多,买的券越多,这些消费就会直接转化成这部剧的热度值。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把花钱多少直接跟电视剧热度挂钩的玩法,粉丝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偶像“撑场面”。

在《暗河传》这部剧上,男主角龚俊的粉丝们可以说是把这个功能用到了极致。

电视剧刚开播,粉丝团就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购买力,几乎每半个小时就来一轮集资包场,每次砸下去的钱都不是小数目,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网上流传出来的那些消费截图,金额后面的单位都是“万”,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砸进去,硬是把这部剧的热度给顶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就连龚俊在圈内的好友,艺人刘宇宁,也亲自下场表示支持,一口气包了一千个云包场,三万块钱说花就花,这份情谊也是实打实的。

但是,有热闹的地方就有对比。

另一边,女主角彭小苒的粉丝应援规模就显得冷清了不少,参与人数只有两千多人,这个数据甚至还不如剧中一个戏份不多的男配角常华森。

这种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的巨大温差,特别直观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现实:现在很多电视剧的热度,在开播初期,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由剧集本身的质量决定的,而是跟主演的粉丝号召力和消费能力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粉丝们不再仅仅是坐在屏幕前看故事的观众,他们更像是冲锋陷阵的士兵,用自己的钱包捍卫着偶像的商业价值和所谓的“排面”。

这种现象,一方面让人感叹粉丝经济的强大,但另一方面也让人心里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靠烧钱烧出来的热度,真的能持久吗?

当粉丝的狂欢过去,这部剧本身的内容,能留住那些被高热度吸引过来的普通观众吗?

说到剧集本身,问题就逐渐浮现了。

粉丝们在前方打得火热,可剧集的内容质量似乎有点跟不上这个节奏,尤其是围绕男主角龚俊演技的争议,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很多观众的评价非常直接,说他演戏的时候“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这话可能有点刺耳,但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首先是武打戏,作为一部武侠剧,打斗场面是重中之重。

《暗河传》的特效确实做得不错,各种光影效果、能量冲击,看起来是挺炫酷的。

但问题出在,当镜头给到演员本身的时候,那种激烈的打斗感就弱了很多。

龚俊在里面的动作戏,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摆造型,一招一式好像是设计好的模特姿势,然后等着后期老师给他加上各种“光波”。

你看现在网上流传的一些其他武侠剧的拍摄花絮,比如成毅在《赴山海》里的打戏,能明显看到演员身体的发力感、动作的连贯性和力量感,那是一种实打实的身体控制能力。

相比之下,龚俊的动作就显得有些僵硬和轻飘飘,观众吐槽“打戏全靠后期P图”,虽然说得夸张,但确实点出了问题所在:演员的身体表演,没能撑起特效营造的宏大场面,让人觉得有点虚。

如果说武打戏还能用角色是“绝世高手,点到为止”来解释,那么需要表达内心情感的文戏,就更藏不住问题了。

剧里有一段戏,是他扮演的杀手和一位女郎中共骑一匹马,导演很明显是想拍出一点暧昧和情感萌发的味道。

结果在镜头的特写下,龚俊全程保持着一张冷峻的脸,这本来符合他“冷面杀手”的人设。

但“高冷”不等于“面无表情”,酷也不等于“木讷”。

他的眼神里看不到对身边人的情绪波动,不管是好奇、警惕,还是一丝丝的动心,都很难捕捉到。

观众只看到一个帅哥,在黑漆漆的画面里,嘴唇微微撅着,眼神有些飘忽,好像在想别的事情。

这种表演,让本该有的化学反应完全消失了,观众看着只觉得尴尬,根本无法入戏。

最能体现表演功力差距的,是他和师弟(常华森饰)决裂的一场重头戏。

这是前期剧情的一个高潮,兄弟反目,情感张力应该是非常足的。

饰演师弟的常华森,眼睛里有痛苦、有挣扎、有不甘,情绪是饱满的。

而轮到龚俊这边,他说台词的时候,一字一顿,语调平平,没有任何起伏,就像我们手机里那种语音朗读软件在念稿子,听不到被背叛的震惊、心痛和愤怒。

他只是站在那里,用一种很平静的方式,完成了一段台词的背诵。

这样的表演,让角色变得非常单薄,观众无法感受到这个人物内心的巨大波澜,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共情。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剧的配角阵容非常强大,而这些老戏骨们的表演,就像一面镜子,把主角在演技上的不足照得清清楚楚。

比如“天涯四美”之一的乔振宇,演起反派来简直是游刃有余。

他不需要龇牙咧嘴,仅仅是一个眼神的转动,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种阴险算计的味道就出来了,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狠角色。

还有演员张铎,他扮演一个大家长,预告片里甚至一句台-词都没有,光是坐在那里,一个严厉的眼神扫过来,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就立刻建立起来了。

这些实力派演员用他们的表演告诉我们,什么叫“眼里全是戏”。

当他们用一个眼神就能演完一整段内心戏的时候,主角那种相对平淡的表演就显得格外突兀。

这并不是故意要去比较或者拉踩谁,而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观感差距,即使是普通观众也能轻易地察觉到。

这就带来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在综艺节目里的龚俊,明明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看过他综艺的人都知道,他本人性格非常活泼开朗,在《花儿与少年》里,他既能搞笑活跃气氛,又很会照顾人;在其他节目里,他跟朋友互动时那种机灵劲儿和藏不住的笑容,都非常有感染力,让很多人觉得他真实又可爱。

为什么一个在真人秀里如此有灵气的人,一到演戏,尤其是在《暗河传》里扮演这个冷酷角色时,就变得这么“呆板”了呢?

这其实说明了,在镜头前展示自己,和在镜头前塑造一个角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综艺里,他可以做自己,他的个人魅力就是最大的看点。

但演戏,尤其是演一个和自己性格反差巨大的角色,需要的是演员去理解、去共情、去创造。

演员需要找到角色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和肢体,把那个虚构的灵魂给演出来。

这次龚俊要演一个背负深仇大恨的冷酷杀手,他努力地去“扮演”那种冷漠,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像是一种流于表面的“空洞”,而不是外冷内热的“深沉”。

他似乎只是穿上了角色的外壳,却没有把角色的灵魂装进去,这也许就是观众感到疏离和失望的根本原因。

来源:小圆追剧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