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看《西游记》电视剧的时候,是不是总觉得太上老君特“软”?要么是被孙悟空闯了炼丹房,偷吃了满炉金丹,气得直跳脚却没辙;要么是炼丹炉被推倒,连个像样的反抗都没有,活像个只会守着丹炉的“老后勤”。可要是你真翻遍《西游记》原著,就会发现这老头藏得有多深——他哪是没战
咱看《西游记》电视剧的时候,是不是总觉得太上老君特“软”?要么是被孙悟空闯了炼丹房,偷吃了满炉金丹,气得直跳脚却没辙;要么是炼丹炉被推倒,连个像样的反抗都没有,活像个只会守着丹炉的“老后勤”。可要是你真翻遍《西游记》原著,就会发现这老头藏得有多深——他哪是没战力,分明是西游世界里最“低调”的战力天花板!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从他住的兜率宫,到他手里的宝贝,再到他在三界的地位,全是证据。
先说说老君住的地方,那可不是电视剧里搭的几间破屋子,原著里写得明明白白,是“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咱想象一下那场景:往上数三十三层天,比玉帝住的凌霄宝殿还高,常年被淡金色的云雾裹着,不是凡间那种灰蒙蒙的雾,是像揉了碎金箔似的,风一吹就飘出细碎的光。宫殿是用青玉石砌的,台阶上长着没见过的仙草,叶子是半透明的碧绿色,沾着的露珠掉在地上,能化成一小片彩虹。殿前有三棵千年梧桐,树干得两三个人合抱,叶子落下来的时候不往下掉,反而顺着云雾往上飘,听说这些树是开天辟地时就跟着老君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一缕“道气”。
最有意思的是炼丹房,里面摆着三个丈高的丹炉,炉身上刻着八卦图,炉口飘着蓝色的火苗——那就是原著里说的“六丁神火”,看着温温柔柔的,其实能把千年精铁化成水。咱民间不也有说法嘛,说老君当年在兜率宫炼九转还丹,有一次炉盖没盖严,一颗金丹掉下凡间,落在终南山的一个山村里。村里有个砍柴的老头,口渴了喝山泉水,正好把那颗金丹喝进了肚子,结果当晚就长出了白胡子,第二天就能腾云驾雾,后来还帮着村里人治好了瘟疫。这故事我小时候听爷爷讲过,当时还拿着小铲子去后山挖“金丹”,现在想起来,倒也能看出老君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不是个窝囊的老头,是能炼出“仙药”的活神仙。
咱再说说电视剧最会骗咱的地方:悟空闹天宫那段。电视剧里演的是二郎神带着哮天犬,跟悟空打了几百回合,最后靠太上老君扔了个金刚琢,才把悟空绊倒。可原著里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翻到《西游记》第七回,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悟空跟二郎神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老君在南天门上观战,旁边的观音菩萨说“我用净瓶砸他一下”,老君直接拦住了,说“别用你的瓶子,我这金刚琢是‘锟钢抟炼,还丹点就’,能套万物,扔过去肯定中”。说完就把金刚琢往下一丢,“正打在悟空头上,悟空立不稳,跌了一跤”,二郎神这才冲上去按住悟空。你看,这关键的“一击制敌”,明明是老君干的!电视剧里倒好,把这段剪得稀碎,搞得好像老君是“捡漏”的,这不是埋汰人嘛!
还有悟空手里那根金箍棒,咱都知道是“定海神珍铁”,可你知道这宝贝是谁炼的吗?原著里第五十二回,老君的童子跟悟空吵架,脱口而出“那金箍棒是我家老君炼的‘天河定底神珍铁’,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才借给他当定子用的”。这话可不是吹牛!你想啊,能炼出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变大变小、还能定住天河的神铁,得有多大的法力?要是老君想跟谁打架,随便炼个法宝就能碾压,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就像咱现实里,真正的大佬不用亲自下场吵架,身边的人递个东西就能解决问题,老君就是这种级别的。
可能有人会说:“那他怎么不自己降伏悟空,还要请如来呢?”咱得往深了想,老君是道家的“道祖”,讲究“清静无为”。他知道悟空是“灵明石猴”,带着天道气运,闹天宫是必经的劫数,自己出手太“掉价”——就像大人不会跟小孩计较似的。而且当时佛道两家在天庭互相帮衬,让如来过来降伏悟空,也是给佛教一个面子。后来安天大会上,玉帝请老君坐首席,如来都得在旁边陪着,这地位可不是靠“炼丹”来的,是靠实打实的法力和辈分撑起来的。民间不也说“三清为尊”嘛,三清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玉帝虽然是天庭的皇帝,见了三清也得客客气气的,这就跟咱家里过年吃饭,长辈得坐主位一个道理。
再说说老君的“六丁神火”,电视剧里演悟空在炼丹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不仅没烧死,还炼出了火眼金睛。可原著里写的是,悟空知道炼丹炉里“巽位”是风位,没有火,所以躲在那里才没被烧死。要是他真被六丁神火直接烧到,早就成灰了!你看后来红孩儿用三昧真火,就把悟空烧得差点丧命,而六丁神火比三昧真火厉害十倍都不止——原著里说六丁神火能“炼仙、炼佛、炼神”,当年老君就是用这火炼出了九转还丹,八戒和沙僧都吃过这丹,所以才有那么高的法力。民间还有个传说,说太上老君当年炼出的第一炉九转还丹,是给盘古吃的,盘古吃了之后才有力气开天辟地。虽然这是民间瞎编的,但也能看出大家都觉得,老君的法力能跟“开天辟地”挂钩。
还有第五十二回,青牛精下凡,拿了老君的金刚琢,把悟空请来的天兵天将、罗汉的法宝全套走了。悟空没办法,只好去兜率宫找老君,才知道青牛是老君的坐骑。当时老君说“这青牛偷了我的金刚琢,我得亲自去收了它”。你看,不管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上的妖怪,只要沾了老君的东西,就得他亲自来解决,这不是战力的体现是什么?后来老君到了青牛精的洞府,只用蒲扇一扇,青牛精就现了原形,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要是换了别人,比如二郎神,说不定还得打上好几天呢!
咱再对比一下如来佛祖,很多人觉得如来是西游战力天花板,可原著里老君比他辈分高多了。如来是佛教的佛祖,而老君是开天辟地就有的道祖,论资历,老君是“长辈”。而且如来降伏悟空的时候,用的是五行山,还得贴六字真言才能镇住;老君只用一个金刚琢,就把悟空砸得站不稳。要是真打起来,老君根本不用动手,光靠法宝就能赢。就像咱玩游戏,有的人靠操作,有的人靠装备,老君就是那种装备满格的玩家,根本不用秀操作。
民间还有个关于老君的传说,说他骑着青牛下凡,在函谷关写了《道德经》。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看到天上有紫气东来,就知道有圣人要来,果然老君骑着青牛来了。尹喜请老君留下点东西,老君就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然后骑着青牛不知所踪。这故事里的老君,不是那个守着丹炉的老头,是能写出千古名著、看透世间道理的圣人。而《西游记》里的老君,其实就是这种“圣人”级别的战力——他不用靠打架证明自己,因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战力”的象征。
现在再回头看电视剧,是不是觉得把老君拍得太“委屈”了?明明是西游世界里最深藏不露的大佬,却被塑造成了一个只会炼丹的“后勤人员”。这就应了道家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用到处炫耀自己的实力。就像咱身边的一些长辈,平时看着普普通通,可关键时刻总能拿出真本事,老君就是这种人。
咱看《西游记》的时候,要是只看电视剧,就真错过了这么一个精彩的角色。以后再跟别人聊西游,咱就能拿出原著里的细节,跟他们说说:“别被电视剧骗了,太上老君才是真正的战力天花板!他炼的金箍棒能定天河,扔的金刚琢能套万物,连如来都得给面子。”
最后再说说兜率宫的景色,我总觉得那地方应该是三界最美的地方——云雾绕着青玉石殿,梧桐叶飘着金光,丹炉里的蓝色火苗轻轻跳动,老君坐在蒲团上,手里拿着拂尘,偶尔炼颗金丹,偶尔看看天河。这种“清静无为”的样子,才是真正的大佬风范。就像诗句里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老君的“南山”,是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罢了。
来源:梦蝶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