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遥控器按到电池发烫,屏幕里却只剩浮夸滤镜和塑料军装,逼得观众回头去啃第二遍《沉默的荣耀》。
“剧荒”两个字,最近像块石头,砸在多少人晚上九点半的沙发上。
遥控器按到电池发烫,屏幕里却只剩浮夸滤镜和塑料军装,逼得观众回头去啃第二遍《沉默的荣耀》。
豆瓣9.2分依旧挂在那儿,像一面旗,也像一记耳光——旗子告诉市场“严肃历史能挣钱”,耳光抽在跟播剧脸上:接不住就是接不住。
《依依向北风》首播2.5的漂亮数字,一周就掉到1.8,单日网播量连3000万都摸不到。
问题出在哪?
观众说得直白:女主的睫毛比铁轨还翘,男主发胶闪成探照灯,年代剧成了复古时装秀。
制作方连夜删镜头,把穿帮的保温壶、运动鞋统统剪掉,可味道已经散了——大家想闻的是土腥味,不是香水味。
另一边,《猎豹》想靠硬核军动作破局,结果第一集就被人扒出“95式装填方式像打玩具枪”,退役军人事务部微博刚点赞,评论区就翻车。
真实感这东西,一旦裂缝出现,再猛的爆破戏都补不回来。
这时候,冯小刚带着《重影》探头。12集砸2.3亿,电影级设备、金盾影视背书,预告片里张译瘦得颧骨能切菜,拆弹训练视频一放,弹幕齐刷“这才是班味”。
可冷静看,周播模式+真实大案是把双刃斧:节奏快了,审查风险高;尺度收一点,又容易被骂“挂羊头卖狗肉”。
能不能成,得看老冯能不能把“电影感”真正翻译成“剧集爽”。
最耐人寻味的是后台数据。
《沉默的荣耀》播出后,国家档案馆吴石将军的检索量暴涨470%,出版社加印三次的《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仍断货;横店70年代景预约排到明年三月;连央视老纪录片《无名英雄》都被挖出来,收视翻了两倍。
观众不是不爱正剧,是太爱了,爱到会自己考据、自己二刷、自己给孙子讲“这才是真的”。
这份热情,比任何收视率都硬。
所以,别急着唱衰“剧荒”。
荒的不是剧,是糊弄。
把观众当傻子的速成年代剧、把军迷当外行的神操作、把“真实改编”当免责金牌的伪纪实,才让人胃口全无。
市场已经用遥控器投票:只要真诚到位,哪怕黑白老照片也能让人热泪盈眶;只要套路上头,再炫的4K HDR也只是壁纸。
接下来几个月,屏幕里还会冒出各种“荣耀跟风款”。
能不能成,标准其实不复杂:故事敢不敢回到人,制作肯不肯回到土,演员愿不愿回到肉。
做到了,观众自然会把遥控器稳稳放下,甚至像这次一样,主动替片方把口碑拱上热搜。
做不到,那就别怪大家继续回去刷第九遍《沉默的荣耀》——毕竟,好剧永远不缺重播键,缺的是值得第一次播放的勇气。
来源:场景SkZ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