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厦门取景点爆红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2 10:49 1

摘要:厦门立项、厦门出品、厦门拍摄的央视年度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近日迎来大结局。该剧首次呈现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实潜伏事迹,揭秘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细节,填补谍战题材历史空白。该剧在多个平台的收视率领跑。

《沉默的荣耀》于2024年1月在鼓浪屿正式开机,拍摄期超过一半时间在厦门。随着该剧热播,剧中在厦门的取景点也迅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探访的“打卡点”。

剧中多次出现的“光复电力公司招待所”是毓德女学校旧址。

剧中“台湾大学”取景点为集美大学尚忠楼群。

布袋木偶戏拍摄现场。

厦门立项、厦门出品、厦门拍摄的央视年度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近日迎来大结局。该剧首次呈现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实潜伏事迹,揭秘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细节,填补谍战题材历史空白。该剧在多个平台的收视率领跑。

《沉默的荣耀》于2024年1月在鼓浪屿正式开机,拍摄期超过一半时间在厦门。随着该剧热播,剧中在厦门的取景点也迅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探访的“打卡点”。今日,本报记者带你探寻这些“打卡点”,在虚实交错的场景中,重温剧情的紧张跌宕,邂逅独属于厦门的城市记忆。

鼓浪屿观海园

“光复电力公司招待所”,以毓德女学校旧址为主

《沉默的荣耀》在鼓浪屿的取景点主要是在观海园,以毓德女学校旧址为主,此外还有一些建筑,包括海边也有取景。

剧中多次出现的“光复电力公司招待所”,就是毓德女学校旧址。这座红砖尖顶、拱形门的两层建筑,见证了鼓浪屿以及厦门女子教育历史。

毓德女学校旧址建筑正立面横向划分三段,中间入口部分顶部设三角形山墙,三种不同宽度的外廊开洞相同,极具节奏感;两侧部分为文艺复兴风格的连续圆拱外廊。建筑立面为清水砖墙作法,大部分采用美式砌法,有的部分采用全顺式砌法,外廊券洞下,用镂空砌法砌成美观的围栏,上面以石条封顶,正立面转角处采用分层凹凸相间的砖砌法,模仿隅石的效果。

据《鹭江春秋:厦门文史资料选粹》记载,美国教会于1867年派打马字夫人在新街礼拜堂举办“周课”,教读《圣经》和《教会问答》。三年后的1870年,以这种“读经班”形式在厦门竹树脚礼拜堂创立的女子学校成立了,当时被称作“厦门女子学校”,即后来的毓德女学校前身。到了1880年,因为竹树脚礼拜堂失火,学校迁至鼓浪屿田尾,后来被称作“田尾女学堂”或“花旗女学”。开始只是一个两级制近似小学的女子学校,后来附设两个师范班,具备中等学校的雏形。1910年,该学校正式更名为“毓德女学校”。毓德女学校的几项影响深远的规定,是其教育规范化的典型标志。在这一年,毓德女学校的学生有了统一的校服,制定校徽、校旗,并且正式定校名为“毓德”。从那时起,毓德女学校正式刻在鼓浪屿教育史上,并成为一个传奇的符号。

观海园拥有20处国家级、市级重点保护文物以及其他历史风貌建筑,其中包括6处鼓浪屿申遗的重点要素。万国俱乐部、海关副税务司公馆、三落姑娘楼、怜儿堂、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高级员工宿舍、荷兰公馆、法国领事馆、洪天恩宅、故事屋、树屋等都位于此。

集美大学

尚忠楼群凭借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风格出圈

剧中的“台湾大学”凭借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风格出圈,让网友们眼前一亮。取景点是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尚忠楼群,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允恭楼群同样在剧中亮相。

据介绍,在一百多年前的集美,陈嘉庚先生开风气之先,让女子也享有教育的权利。尚忠楼群的中楼、西楼是嘉庚建筑的起点之作和精品之作,也是集美学校保存最好的早期中西合璧风格建筑。兴建之初,主要作为集美学校女子师范部及女子小学的校舍使用。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允恭楼群是嘉庚建筑的典型代表,共有五幢楼,一字形排列。学校以贯穿儒家道德修养的“温良恭俭让”依次命名为: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克让楼。其中,允恭楼建于1923年,目前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弘晏庄木偶艺术馆

传统戏台整体拆卸,到漳州古城重新搭建

剧中多次出现观看布袋木偶戏的场景。台湾和闽南的布袋木偶戏一脉相承,剧组邀请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庄晏红指导。剧中上演布袋木偶戏的戏台位于厦门中山路217号开心麻花剧场(原人民剧场)二楼的弘晏庄木偶艺术馆内。该艺术馆由庄晏红和她的父亲、木偶表演大师庄陈华共同创办,以弘扬布袋木偶戏传统技艺及闽南民间艺术为宗旨,展出由庄氏制作和收藏的木偶艺术精品多达百件,造型精美、做工精致,是雕刻、绘画和刺绣等艺术的完美结合。

庄晏红告诉记者,在《沉默的荣耀》筹备拍摄期间,团队专门请她共同探讨如何还原那个年代台湾布袋木偶戏的拍摄场景。拍摄地虽然是在漳州古城内,但庄晏红将弘晏庄木偶艺术馆内的戏台整体拆卸,连同馆内的布袋木偶一起运到拍摄地,再在古城的街上重新搭建戏台。“我们的戏台是按照传统样式搭建的,我收藏有一张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台湾布袋木偶戏演出时的老照片,在原有戏台的基础上,又参考老照片和其他一些历史资料,对戏台及布景进行复原,力求每个场景都与剧中的历史背景高度吻合。”她说。

拍摄过程中安排三场布袋木偶戏表演。第一场戏拍摄时天气晴朗,是在白天完成的。几天后,于和伟饰演的吴石遭遇变故、心情复杂,剧情需要夜景雨景,没想到拍摄当晚真的迎来一场雨。雨中街头氛围独特,烘托出角色内心的孤寂。导演当时说,如果能有一阵风吹动戏台的帘子就更好了,可以增强画面效果,结果真的起风了,所有人都感叹太神奇了。

如今,走进弘晏庄木偶艺术馆,可以看到剧中的戏台和传统布袋木偶戏,品千年闽南文化,见证独特非遗之美。

来源:江城高校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