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甄嬛传》大结局里,甄嬛身着太后朝服,接受万民朝拜时,镜头却突然定格在崔槿汐脸上——那张陪甄嬛从甘露寺走到紫禁城之巅的脸上,没有半分“鸡犬升天”的喜悦,反而爬满化不开的愁绪。
《甄嬛传》大结局里,甄嬛身着太后朝服,接受万民朝拜时,镜头却突然定格在崔槿汐脸上——那张陪甄嬛从甘露寺走到紫禁城之巅的脸上,没有半分“鸡犬升天”的喜悦,反而爬满化不开的愁绪。
作为甄嬛最心腹的人,崔槿汐见证了太多秘密:从甄嬛用堕胎药构陷皇后,到联手叶澜依毒杀雍正,她是这场权力游戏里,除甄嬛外最核心的参与者。可当甄嬛终于坐上权力顶峰,她为何笑不出来?答案藏在另一个消失的人影里——苏培盛。
苏培盛与崔槿汐的“对食”之情,曾是冰冷后宫里难得的暖意。当年二人因私情被打入慎刑司,即便受尽酷刑也未出卖彼此,更未泄露甄嬛半分秘密。雍正驾崩后,苏培盛更是甄嬛稳固朝局的关键:他手握宫中眼线,知晓先帝死因细节,是甄嬛“屠龙计划”的唯一活证人。
可这样一个“功臣”,却在甄嬛封后后彻底消失。剧中再无他传旨的身影,也无他与崔槿汐相见的画面——不是编剧遗忘,而是甄嬛动了手。对刚登上太后之位的甄嬛而言,苏培盛是把双刃剑:他知道的太多,且无牵无挂(太监无子嗣族人),一旦被新帝或反对势力利用,说出先帝死因真相,她和甄氏一族都将万劫不复。
崔槿汐比谁都清楚这一点。她看着甄嬛从那个会为一朵海棠花伤春悲秋的少女,变成如今为权力可以舍弃“恩人”的太后,也看懂了苏培盛的消失意味着什么。那满脸愁容,不是心疼甄嬛的“高处不胜寒”,而是恐惧:今天能对苏培盛痛下杀手,明天若自己也成了“隐患”,是否会落得同样下场?
甄嬛或许从未想过害崔槿汐,但崔槿汐眼中的甄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与她促膝长谈的熹妃。权力的顶峰没有真正的信任,只有永恒的权衡——这才是崔槿汐愁容背后,最令人胆寒的真相。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