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央视专访导演杨亚洲,只说“自己始终偏爱拍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0 20:26 1

摘要:在央视播出的《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之时,导演杨亚洲接受了专访。

在央视播出的《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之时,导演杨亚洲接受了专访。

别人谈谍战剧,总绕不开“悬念”“枪战”“反转”;杨亚洲却只谈一件事:“我始终偏爱拍‘人’。”

这位曾执导《美丽的大脚》《浪漫的事》《空镜子》的“生活派”导演,第一次拍谍战剧,却把镜头对准了“英雄的孤独”、对准了“沉默背后的人性”,而非密谋与阴谋。

他说:“我们拍的不是黑暗,而是黑暗中那束没有熄灭的光。”

而观众看完后也纷纷表示:“这不是一部谍战剧,是一封写给信仰的情书。”“杨亚洲拍的是‘人’的悲壮,不是‘戏’的热闹。”

-01-

《沉默的荣耀》讲述的是1949年前后,一批中共地下工作者潜伏在台湾,冒死传递情报的故事。

这是一段真实却被影视长期忽略的历史,主角吴石、朱枫、聂曦等人,均有现实原型,并以真名出现在剧中。

故事没有“谁是卧底”的反转设定,也没有“反杀逆袭”的戏剧高潮。

但观众却被深深打动。

一场吴石焚烧情报的戏,镜头里没有一句对白,只有火光映照下的脸和缓缓下落的眼神。

一场朱枫在黑夜里摩挲女儿照片的画面,让无数人泪目。

还有聂曦写情报时下意识咬住笔杆的动作,被网友称为“最克制的崩溃”

有网友评论:“这剧没有枪声,却比枪声更响。”

央视在专访中这样总结:“杨亚洲跳出‘类型剧’套路,把英雄还原成‘人’;而观众也终于在这种‘不爆不炸’的表达中,看见了真正的信仰重量。”

-02-

杨亚洲1956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是纺织厂工人。

他的人生起点并不在影视圈,而是在一所诊所做内科医生。

年轻时,他也曾困顿、迷茫。但一场偶然的机会,他陪朋友报考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班,结果自己被录取了。

这一步,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从演员做起,他慢慢摸到了导演的“门道”,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开始了真正的“拍人之路”。

他曾说:“我做医生的时候治的是身体,现在拍戏,是想治点‘心’。”

他不羡慕票房神话,也不追爆款套路,他只认准一件事:讲故事,拍人心。

-03-

杨亚洲的代表作,总是有两个特点:一是“贴地气”,二是“有心气”。

《空镜子》里,陶虹和牛莉饰演一对姐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观众都说“像极了我家”。

《家有九凤》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九个女儿,贯穿几十年的人生起伏。他没有煽情桥段,却拍得观众边笑边哭。

《浪漫的事》则是他送给中年人爱情的一封情书。倪萍饰演的女主角,经历生活重压后,依然能在暮年迎来属于自己的温柔。

这些剧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狗血剧情”,但却一再拿奖:金鹰奖、飞天奖、白玉兰奖……他用的是最生活化的镜头,拍出了最打动人的情感。

2002年,杨亚洲执导《美丽的大脚》,倪萍主演。

讲的是乡村女教师张美丽,用自己的力量唤醒孩子、改变命运的故事。

这部剧让倪萍拿下金鸡奖、华表奖、大学生电影节三料影后,也让杨亚洲成为“最会拍女人”的导演之一。

他不是拍“女强人”,而是拍“有情有义”的普通女性。

他曾说:“我不信英雄主义那一套,我信人心的温热。”

《沉默的荣耀》虽然是杨亚洲第一次拍谍战剧,但拍出了“最克制的热血”。

剧本基于真实历史,没有虚构、没有爽点,甚至主角之间都几乎没有交集。

他最担心的是:“这戏太沉,观众会不会看不下去?”

但他很快发现:“英雄的沉默,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戏剧。”

于是他设计了大量“无声”的情节:

吴石在刑场前整理军装的手,微微颤抖;

聂曦在写信时犯错,眉头皱了一下,又悄悄改正;

朱枫在深夜接头前,深吸了一口气,才走进黑暗。

这些细节,让观众忍不住屏住呼吸。

导演说:“我拍的不是谍战,是人在面对命运时的选择。”

-04-

杨亚洲的生活经历,和他的电影一样,充满了“真实”。

他与唐双文的第一段婚姻,走过了十几年,也曾有过儿子杨博。

因为事业、距离、误解,最终和平分手。

他没有回避这段婚姻,也没有用“艺术”做借口。他坦诚说:“是我忽略了家庭,是我不懂怎么当丈夫。”

后来,他与倪萍因戏结缘,从《美丽的大脚》到《浪漫的事》,再到生活中互相扶持。

倪萍带着儿子虎子,他则接纳了他,用心陪伴、照顾。

很多人说他“偏爱继子”,问他亲生儿子会不会介意。

他回答得真诚:“爱不是分亲疏,谁需要我,我就爱谁更多一点。”

如今,他与倪萍的婚姻已经走过十几年,生活平静,感情稳固。

他不常秀恩爱,但每次拍戏,都会把倪萍当成“第一选择”。

他们的婚姻,像他拍的戏一样:不张扬,却动人。

-05-

67岁的杨亚洲,已经是中国电视剧导演圈屈指可数的资深人物。

他不追求流量,也从不刻意年轻化。

但他却用一部又一部作品,打动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在《沉默的荣耀》中,他第一次用镜头语言尝试“负空间”“视觉密码”“历史解谜”,让年轻观众也愿意参与解读。

他说:“我不拍年轻人喜欢的剧,但我希望他们看完之后,记住这些人。”

他不怕不红,只怕作品没留下。

他不拍“爽剧”,只拍“真事”。

他说:“我不敢说我拍的都是精品,但我敢说,我绝不拍垃圾。”

写在最后

杨亚洲不谈摄影机怎么转,也不谈演员怎么演。

他只谈人:人怎么活,怎么爱,怎么变,怎么死。

《沉默的荣耀》不是他的巅峰,但是他最动情的一部。

他说:“我始终偏爱拍‘人’。”

而观众也终于在这部剧里,感受到了“人”的分量。

来源:剧集追踪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