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原著:费文典竟然是费左氏给六十四岁的公公续弦所生的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19 19:25 1

摘要:费左氏娘家是二十里外的左家庄,十八岁上嫁与费拴子。费左氏一辈子都恨那当媒婆的二表姑。二表姑图了费家的东西,就说这家怎么好怎么好,让她进了这家的门。到这里才知道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费家祖上虽然风光过一阵,而后来是一辈不如一辈,如今费家的子孙二三十家,没有一家是很

费左氏为人广泛传颂的阆范懿德,起源自十七年前。

费左氏娘家是二十里外的左家庄,十八岁上嫁与费拴子。费左氏一辈子都恨那当媒婆的二表姑。二表姑图了费家的东西,就说这家怎么好怎么好,让她进了这家的门。到这里才知道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费家祖上虽然风光过一阵,而后来是一辈不如一辈,如今费家的子孙二三十家,没有一家是很像样的。家产就数费拴子家的多,但远远不是二表姑讲的那么殷实,也就只有百十亩地,一头老犍牛和一头瘦驴。最不咋样的是这家人丁不旺,只有爷儿俩过日子,公公费洪福已经六十挂零,而他的独子费拴子却是痨病在身。费拴子实在太差劲了。费左氏经常想:如果这世上有冒牌男人的话,那么第一个冒牌男人便是费拴子。她第一次见费拴子是在拜堂时隔蒙头红看他的。只见他身子瘦瘦细细如旱地的病葱,步态虚飘飘的像踩着一地棉花。更奇怪的是从侧面看去,他的胸脯竟然也像女人的那样突兀而出。及至晚间上床之后她被硌得生疼,伸手一摸,才知道那东西原是一堆骨头。就是这个费拴子,他在新婚头几天靠二十年里才攒出的一点劲儿,让费左氏由闺女变成妇人,让她初步领略了床第之乐,而这以后,他就那么不负责任地弃她而不顾,每到晚间只管躺在床的另一头喘他的气、咳他的痰。在那无数个漫漫长夜里,费左氏都是躺在那里一声不吭,默默地拿泪去喂她的绣花枕头。四年后,费拴子竟连冒牌男人也不愿当,一甩手西行归阴了。而费左氏,此时才只有二十二岁!

怎么办呢?费左氏在刚刚丧夫的那些个晚上反反复复地想。她知道,改嫁是万万不可能的。她娘家爹是读过书的,多年来就教导她遵从圣人古训,如今岂能让她做出丢人之举?费左氏想,既然这条路不能走,那么我就走正道,求个好名声吧。

她首先想到了死。一个久病的男人离世了,年轻的妻子为他烧完最后一刀纸钱,然后从从容容引颈人缳……这件事,足以让乡间秀才秉书报官,日后载入厚厚的县志。费左氏粗识文字,父亲藏的一部本县县志她曾读过多遍,书中《烈女篇》里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但费左氏想一想费拴子那个赖样儿,又实在不愿步他的后尘。她觉得无法忍受与费拴子双双步入冥府的情景。

不愿殉,那就守吧。"殉易守难",世人一直这么评价。费左氏想,我是能守住的。这两年与丈夫有名无实我都过来了,我不信在今后的阴沟里能翻船。我好好操持家务,好好孝敬公公,过两年再从姓费的某一户中过继一个儿子,认认真真抚养他,让他长大了为费家娶妻生子接续香烟。但费左氏忽然觉得,这个做法又太平淡,太陈旧。

既然把自己押上了,要来就来个不同一般的。费左氏这样想。

上完"五七坟"的那一夜,她又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突然在黑暗中她听到了一种声音。那是公公费洪福在堂屋里发出的鼾声。公公因为老来丧子,这些天哭得特别凶,今天又是几次哭得不省人事。但是今晚他睡得特别沉,可能是太累了。公公的鼾声十分响亮。这鼾声就像一头老克郎猪,蹒蹒跚跚走出堂屋的门,在院中游荡一番,然后在她的门前拱啊拱的。听着这鼾声,费左氏心中一个念头腾地一亮,她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

第二天,费左氏骑着一头大黑驴,回到了二十里外的娘家。与娘抱头哭了一番,便去了她爹左玉钧的书房。她知道娘的愚鲁,有些事是不明白的。爹念过多年私塾,至今还以坐书房为乐,十天有八天泡在里面,懂得的事理非常之多。在那间飘着书香与墨香的房子里,费左氏与爹闲扯几句,就把问题提了出来:"爹,男人到多大年龄才没有生长?"

左玉钧听了这句问话万分震惊。他没想到让他调教得知书达理、温顺如猫的宝贝闺女会提出这样一个无耻的问题。他圆睁怒目盯着闺女那张姣好的脸蛋,想从上面寻出几分淫荡的痕迹,然后狠狠教训她一番,不料闺女却敏感地看出了他的心思,急急忙忙交代了问话的目的:她是想问一问像公公这样六十四岁的男人还能不能生养后代,行的话,就给他续弦,让费家的家业有一个亲骨血继承。

左玉钧又是一个万分震惊。他没想到闺女会为婆家想出这样一个主意。他拍拍额头长叹一声道:"祖宗有灵,叫一个节义之女出在左家!"而后,他正襟危坐,夫子讲道一般回答了闺女的问题:"古人道,男八八、女七七而天癸尽。你公公今年适逢八八,按说已不能兴事了。而男之八八只是个大致的杠儿,实在的情景因人而异,有人七七便已肾气衰竭,有人九九仍能上阵御女。要知你公公行与不行,可用二法:第一,验其身有无负斗糠之力;第二,验其尿水可否穿透灰堆。这两条俱备,费家香烟死灰复燃有望矣!"

得爹一番教导,费左氏面红耳赤称谢退去。

十天后,费左氏再回娘家向爹秉报:经验证,公公两条能力俱备。费左氏对公公所作的验证,是在公公毫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进行得十分巧妙。以至于几十年后,天牛庙及十里八村的人们仍在传颂这女人的聪明。

当时,左玉钧听了闺女的秉报,马上找媒人说了意图,让其快快为费洪福物色新妻。媒人稍稍迈腿,便找了一个穷汉家的闺女,年方十九。这时,左玉钧便亲自去了一趟天牛庙,向老亲家讲了这件事情。听说是儿媳让他续弦,他感激涕零,连声说真没想到这孩子还有这份心思,实在难得!实在难得!他又说,"可是俺已经老啦,老虎的尾巴干了梢儿啦。"左玉钧哈哈笑着说:"老哥你还行,俺闺女早已试过了。"待听清儿媳暗地里做的事情,费洪福立马羞红了老脸。

光绪三十一年冬,六十四岁的费洪福喜迎新妻,翌年生一男,取名文典。孩子落草之后,费洪福老泪纵横,郑重其事地向儿媳跪下,叩了三个响头。从此,费左氏挽费家血脉之既枯的壮举,便为这一带人们广泛传颂。

以后,这个家庭又接连出现变故:费洪福虽老来一搏生出了儿子,但经受不了年轻妻子的掏抠,在文典三岁那年死去;文典长到五岁,他娘又因一个特殊原因离世。这样,她便当起了小叔子的娘,同时也撑起了这个家。虽说家境不富裕,但费左氏还是让文典去念书。在本村念了几年,前年又把他送到了临沂上中学。她深信她娘家爹整天挂在嘴头的那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她决心让文典读书读出名堂来。眼下,她让十六岁的文典成亲,为的是早早让费家的血脉之链再接上一环。

绣绣出事的第三天,费文典的婚礼如期进行。可是在新娘子让宁家的大队送亲人马送到费家门首的时候,费左氏却还在艰难地对新郎倌做着劝说。新郎倌费文典是两天前从临沂回家的,听说绣绣被架走、新娘子换成苏苏便大哭一场,之后一直躺在床上不起。两天中费左氏好说歹说,直到嘴唇上磨出了茧子,费文典才能够正视现实答应接纳苏苏。今天早晨他起来洗了洗脸,门前迎亲的鞭炮就炸响了。这时新郎倌应该到花轿前拱手作揖请出新娘子的,然而他却面无表情在院里呆站着。费左氏说你快出去呀,人家都到门口了你还弄这个样子!边说边推,费文典才出门在人们面前露脸,去花轿前草草一揖。

拜完天地拜高堂的时候,婚礼出现了一个动人场面:新郎新娘站在那里,面前无人受拜。管事的宁学诗高叫:"就得拜你嫂子呀!你嫂子上了哪儿?快来快来!"这时,有几个女人从屋里推出了费左氏。费左氏推拒道:"不能拜俺!不能拜俺!"一院子看景的都叫:"就得拜你呀!不拜你拜谁?"这时,费左氏终于站到新人面前了。在一对新人跪倒之际,满院的人肃然起敬,有一些妇女还悄悄地擦眼抹泪。

苏苏低头坐在新房里,脸红得像个熟桃子一般。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她今天坐在这里当费文典的新媳妇。去年,她姐姐与费文典订了婚,看着姐姐整天溢于言表的欢乐样子,她心里羡慕不已。费文典不光长得俊,而且还在临沂上学。全村在外头上学的只有他一个。这件事了不得,这将预示着他今后前程无量。两年来,情窦初开的苏苏常常想,我不找丈夫便罢,要找也找个姐夫那样的!

一个偶然事件使苏苏的梦想成了现实。起初苏苏对这个现实是抵触的,她没想到爹会那么狠心,放着让马子架走的姐姐不救却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她对爹哭喊:"我不去!我不去!"可是爹把桌子一拍说:"你不去我揍死你!"苏苏说:"你揍死我我也不去!"爹这时反倒软了下来,说:"苏苏,好闺女,爹求你行不?"苏苏哀哀地哭道:"俺姐还在山上呀!"爹说:"不要说她了,这不怪别的,就怪她自己的命不好,咱们这地方富户的闺女多的是,怎么就偏偏架了她呢!好闺女,听话,你去吧,爹陪送你十亩地……"

对陪送这些地,苏苏并没有记在心上。以她的年龄和阅历,她还不知道十亩地的分量。但她记住了爹说的"命"。现在,苏苏便拿这话宽慰自己,"是啊,别的不怪,就怪命。绣绣的命不好,我的好。"这时的苏苏,便心慌气短地在那儿坐着,等待着命运为她安排下的一切。

天黑下许久,客人们也都陆续走掉,费左氏带着费文典走进了屋。苏苏不敢抬头,只看见两条男人的腿迟迟钝钝地挪着,挪着,最后挪到了一把椅子前停下。费左氏把桌子上的铁碗子油灯挑得更亮一点,说:"早点睡吧。"然后就走了出去。

苏苏的心骤然急跳起来。她知道接下来的时间里将要发生什么事情。那种事情她在十四岁那年亲眼见过。那天街上来了一帮耍猴子的,一家人都去看,只留下了一个李嬷嬷。苏苏看了一会儿想要撒尿,便急急忙忙跑回家去。刚进门,就见李嬷嬷正在堂屋门口鬼鬼祟祟地向哥哥住的房门张望。看见苏苏进来,李嬷嬷诡秘地笑道:"二小姐,你去看看那里正干啥。"苏苏问:"谁在那里?"李嬷嬷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苏苏就走过去了。走到门口,只听里边哥哥急喘着道:"你说,恣不恣?"一个女声急喘着应:"恣!真恣!"听声音是丫头小葱。苏苏想:是啥事让他们这么恣呢?就要推门走过去。谁知门拴死了,她便到窗户缝中往里瞅。这一瞅,让她瞅到了一个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场面:哥哥正裸着下身把小葱压在床上……苏苏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只吓得扭头就跑。跑到堂屋,李嬷嬷笑着问:"瞅见啥啦?瞅见啥啦?"苏苏说:"打鼓!他俩打鼓!"李嬷嬷莫名其妙地问:"打鼓?打啥鼓?"此后,她也没敢把这事告诉娘,但过了几个月,小葱肚子大起来,还是叫太太看出来,就给她两块大洋将她打发回家了。这两年苏苏虽说没再见小葱,但眼前却常常出现她那副样子,耳边不时响着她那"真恣真恣"的欢叫声。每当这时,苏苏就感到周身发热,一种渴望像火龙一样在她体内窜来窜去……现在苏苏又有了这种感觉。她忍不住抬起头来去瞅坐在桌边的那个小男人。

苏苏发现,那个小男人也在瞅她。她心里一慌,忙又低下头去。这时,她听见费文典说话了:"苏苏,你愿意到这里来?"苏苏把头点了一点。"你觉得咱俩成亲不错?"苏苏又把头点了一点。她刚点完头,却听桌子"啪"地一响,抬眼看时,是费文典怒气冲冲站起身来了。他瞪着苏苏道:"你真不像话!你姐姐还在马子那里受罪,你知道不知道?"一见费文典是这个心思,听见他提起姐姐,苏苏心头一颤,立马哭了。她辩解道:"俺不愿意,可俺爹非叫俺来不可,你说俺能怎么办?"听了这话,费文典不吭声了。他往椅子上颓然一坐,叹口气道:"咳,咱都是一样的,一样的。"

这一夜,他们分别睡在床的两头,一人裹着一床被子。苏苏悄悄地淌一阵眼泪,然后再迷迷糊糊地睡一阵。床那头,费文典长吁短叹翻来覆去,一点儿也不碰她。第二夜,仍是如此。但在白天,两个人却遵从费左氏的吩咐,该干啥干啥,一点儿也没让别人看出异样。

第三天上,下了一场大雪。那雪是随着西北风来的,结实得像盐粒子。待这盐粒子铺满了地,人就冷得受不了了。晚上只盖一床被子,不由得浑身直打哆嗦。到了半夜,费文典开口道:"唉,这么冷。"苏苏也觉得太冷,就说:"咱们把被窝合在一块儿吧。"说着就坐起身,将自己盖的被子展开,覆在了费文典身上。费文典却躺着一动没动。苏苏不知他什么心思,就没敢造次,只身着单薄的内衣坐在那里。费文典抬头看看她,说:"不躺下,还不冻毁啦?"苏苏心头一热,像个小猫一样吱溜钻到了被窝里。她是缩着四肢进被窝的,她觉出她的膝盖与胳膊肘子碰着了费文典的一条长腿。她哆嗦了一下,往后一闪,身子呈弓状搁在那里。但那条腿没动,像一根粗壮的树干。这时,苏苏耳边又响起了小葱四年前的叫声。她抵挡不了那种渴望。于是,她就像一条尺蠖虫一样,慢慢靠上了那根树干。她感觉到,那树干就像受了风似的抖了一抖,便又不动了。苏苏便将弯成弓形的身子一点点展开,平贴到了费文典的身上……就在她期待着费文典的反应的时候,院门忽然被人拍得山响,接着就是小说那近于女声的尖声喊叫:"二小姐、二小姐,大小姐回来啦!"听见这,苏苏腾地坐起,一边穿衣裳一边说:"唉哟,可回来啦!可好啦!"在跑出房门的刹那,她回头对也已惊坐起来的费文典说:"哎,俺还是叫俺姐跟你!你也快起来去吧!"

苏苏跑出门,小说还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抱着膀等她。苏苏跟他一边往家跑,一边问姐姐是怎样回来的。小说道,就在两袋烟的工夫之前,他在偏房里正睡着,就听门外大小姐在叫,赶紧开门看,果然是她,她滚了一身的雪,像个雪人。等叫醒老爷太太,大小姐哭着说,是一个好心的马子趁着下雪山上岗哨松,把她放走的。她走了大半夜,方才摸回了天牛庙。苏苏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踏着街上厚厚的雪跑回家,家里果然闹闹嚷嚷的。她听爹正在堂屋里老牛一般地叫骂:"丢煞人啦!食他娘的丢煞人啦!"苏苏到门口一看,见里边只有几个男的:爹、哥与小说。爹披了一件破棉袄,一边骂一边在原地打转。哥与小说在一旁站着,阴沉着脸不吭声。苏苏知道姐在后院,便转身去了那里。

在苏苏与绣绣从小就住着的那间房里,传出了田氏的哭声:"我的儿呀,我那可怜的儿呀!"苏苏走进去一看,娘正紧抱着绣绣,莲叶和李嬷嬷正在流着泪劝解。而五天没见的绣绣,此时脸瘦下去一圈,在灯下呆呆坐着像个木头人。苏苏哭叫一声姐姐,也扑到了绣绣身上。谁知绣绣却没哭,她对妹妹凄然一笑:"你看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苏苏说:"姐,俺不替你了,你回来了你去费家吧。"说这话时,苏苏觉得腰间肉疼,原来是嫂子莲叶在暗暗地拧她。她以为家里还没把替婚的事告诉姐姐,不料姐姐却说:"就该你去,俺是不配他了。"苏苏说:"不,姐夫还是念着你。"绣绣苦笑一下道:"你甭哄俺了。"苏苏说:"真的,这几天他一直没跟俺……"说到这儿,几个女人都吃惊地去看苏苏。绣绣这时将脸一捂,"哇"的一声大哭。

苏苏起身走出门去,见前后两院都没见费文典的影子,便又一溜小跑回了费家。刚进门,就见费文典和她老嫂子正在院子里的雪地上拉拉扯扯。费文典说:"我非去不行!"费左氏拽着他说:"你不能去!苏苏已经是你媳妇了,你还去找她作啥?"但费文典还是坚持往外走。苏苏说:"就叫他去吧。"听苏苏这么说,费左氏便将手松开了。她瞅着费文典的背影把三寸长的小脚一跺:"唉,怎么出了这样的事儿!"

费文典与苏苏一先一后往宁家走时,一句话都没说。到了那里,苏苏让费文典进屋.她则在院中站下了。接着,田氏、莲叶和李嬷嬷也都走到了院里。几个女人一声不吭站在那里,耳朵却在听着屋里的动静。

只听费文典说:"你可回来啦。"又听绣绣说:"嗯,回来啦。"费文典说:"我从临沂回来才知道你出事了,这几天俺一直惦记着你。"绣绣说:"惦记俺作啥,不是有苏苏吗?"费文典说:"那是他们的主意,俺其实是不愿意的,不信你问苏苏。"绣绣说:"你不愿意咋办?你还要俺?"费文典不吭声。绣绣说:"你知道不知道,俺给你留着的,早叫山上的人拿走了……"费文典气急败坏地道:"你!你看你……"绣绣还在那里说:"把俺关在一间小屋里,门吱溜一响进来一个人,再一响,又进来一个,一连响了三天三夜……"听到这里,苏苏感到心里一阵冰凉,冷得她浑身发抖。再看旁边的娘,已经又扑倒在雪地里大哭起来了。

门口灯光一闪,费文典从屋里出来了。他径直奔向苏苏,一把抓住她的手,就拖着她向大门外走去。苏苏说:"你干啥呀?你要走你先走,俺得去陪俺姐姐!"而费文典不做声,连头也不回,就那么拖着她往家里急走。

走进费家院子,费左氏从屋里出来问为啥又回来了,费文典也不答话,直接把苏苏拖进新房,推到了床上。他铁青着脸撕下苏苏的衣裳,咬牙切齿地进入了她。苏苏先是由着他来,但她没想到曾让小葱欢叫不已的事情会让她十分痛苦。她受不了那钻心的巨疼,大抖着推拒并开口骂道:"费文典你个马子!"费文典听了,往她身上一俯哀哀地哭了:"马子,马子,马子呀……"

来源:读书有味聊忘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