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时间,对台隐蔽战线剧《沉默的荣耀》挺火,不知道您看了没?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都是是一口气追完的吧!看完后心里头五味杂陈,就像翻开了一本落满灰尘的老相册,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既遥远,又仿佛就在眼前。
这段时间,对台隐蔽战线剧《沉默的荣耀》挺火,不知道您看了没?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都是是一口气追完的吧!看完后心里头五味杂陈,就像翻开了一本落满灰尘的老相册,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既遥远,又仿佛就在眼前。
剧里那位运筹帷幄的吴石将军,历史上是真有其人。因为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吴将军心里那杆秤,慢慢偏向了共产党,最终成了插入敌人心脏的“密使一号”。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关键人物,也是今天故事里最让人叹息的角色——蔡孝乾。您可能想不到,这位后来成了大叛徒的人,年轻时也是个热血青年。
1925年,17岁的蔡孝乾在上海听了一次瞿秋白的演讲,小伙子激动得不行,当场“咔嚓”就把辫子给剪了,还把名字改成了“孝乾”——意思是孝顺百姓、扭转乾坤!您听听,这志向多大。他随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还参与创建了“台湾共产党”,被日本鬼子通缉,一路跑到了中央苏区。最厉害的是,1934年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他一步一步走了下来,是唯一一个走完长征的台湾籍红军战士! 这份资历,在当时可是金光闪闪。
1946年,周恩来同志亲自把他送上火车,去执行一项绝密任务,握着他的手,叮嘱了八个字:“隐蔽精干,长期埋伏。” 这话说得语重心长。有意思的是,在同一站台,另一节车厢里,关押的正是大汉奸周佛海。两节车厢,两种命运,却都驶向了未知的远方。当时谁能想到,这两个人,最终都以叛徒的身份被钉在了历史柱上。
蔡孝乾人生的拐点,就在他被派往上海工作的那四年。大上海的灯红酒绿,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了真金,也照出了泥泞。
他很快就被这花花世界迷了眼。西装革履是标配,香水喷得比洋人还讲究,但他最痴迷的,是吃西餐。尤其爱吃七分熟的牛排,据说一刀切下去,看到血丝混着肉香,他就特别满足。这本来是个人口味,没什么,可怕的是,他的欲望就像开了闸的洪水。
组织给他一万美元作为活动经费,他胆子大,居然拿去炒黄金,结果全赔光了!为了填补窟窿,他开始做假账。这还不算,上级让他去联络知识分子,发展进步力量,他可好,先把十四岁的小姨子发展成了自己的“生活秘书”,后来连更小的幼姨也……老战友看不下去了,劝他:“老郑,你变了!”可他哪里听得进去。
就这样,一个早已被奢靡生活腐蚀了意志的蔡孝乾,被派到了台湾。他带来的不是革命的火种,而是一身改不掉的臭毛病。他完全忘了“长期埋伏”的纪律,住在台北繁华地段,三天两头往高档西餐厅跑。他这做派,在当时的台湾地下党里,简直像个异类,也早早地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
特务头子谷正文后来回忆,他们一开始只知道有个代号“老郑”的共党大头目,线索很少。第一次抓到蔡孝乾,他假意配合,借口带路找同伙,居然让他侥幸逃脱了!可他慌乱中,却把一个公文包落在了现场。这个包,成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里面有一张“吴次长”的亲笔便签。
这位“吴次长”,就是已经官至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将军。一条致命的线,就这样被意外牵了出来。
更讽刺的是,蔡孝乾的再次落网,竟然还是因为那张贪吃的嘴。特务们摸清了他“嗜牛排如命”的癖好,于是在台北各大西餐厅布下了天罗地网。两个月后,当蔡孝乾又一次坐在西餐厅里,心满意足地拿起刀叉,准备享用他那块七分熟牛排时,几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 历史,就在这一刻,被一块牛排撬动了。
这一次,蔡孝乾彻底垮了。他提出的叛变条件,荒唐至极:要求把他那个16岁的小姨子送进监狱,和他同居,他就交出全部名单。
他做到了。他供出的第一份名单就有400多人,之后像挤牙膏一样,每周供出一批。一场大逮捕席卷全岛,地下党组织被连根拔起,超过1100人英勇就义,其中就包括被称为“台湾地下工作四杰”的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
吴石将军被捕后,受尽酷刑,右眼被弄瞎,却始终坚贞不屈。临刑前,他从容写下绝笔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而女英雄朱枫,就义前曾悄悄吞金自尽,却被敌人救活后再次押赴刑场,英勇不屈。
您知道吗?就在蔡孝乾叛变的同时,1950年的春天,我们第三野战军的15万精锐,已经在浙东沿海集结完毕,粟裕大将连“声西击东”的作战方案都拟好了,就等着时机成熟,里应外合,一举解放台湾。
吴石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传递出来的《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绝密情报,本应是指引大军渡海的“导航图”;遍布全岛的地下党同志们,本应是带路、策应、破坏敌人通讯的先锋。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而,蔡孝乾的叛变,像一把冰冷的铁钳,掐断了最重要的“内应”链条。登陆部队瞬间成了“瞎子”和“聋子”。仅仅两个月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悍然开进台湾海峡,历史的机遇之窗,在我们眼前沉重地关上了。据说,毛主席当时把烟头狠狠摁灭,长叹一声:“天不予我。”
那么,出卖了如此多同志的蔡孝乾,后来怎么样了呢?国民党虽然给了他一个“国防部情报局少将副主任”的头衔,但打心眼里瞧不起他。连蒋介石都在日记里鄙视地写道:“蔡某无志无用,可资利用而不可重用。” 晚年的他,在郁郁寡欢中度过,死后连墓碑上都不敢刻全名。
您看,这就是叛徒的终极悲剧:新主子拿他当夜壶,用完了就嫌臭;旧同志恨他入骨;历史留给他的,只有千古骂名。
所以啊,为什么我们现在看《沉默的荣耀》这样的剧,会格外有感触?为什么我们党今天对腐败问题如此零容忍?正是因为历史的教训太深刻了!阻碍国家统一的,有时不只是一道海峡,更可能是内部几个关键人物的信念崩塌与欲望失控。
一块牛排,口腹之欲,看似小事,却在一个关键节点上,连锁反应般地撬动了历史的走向,让多少英雄的鲜血白流,让民族的统一大业平添了无数波折。这沉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在茶余饭后,细细品味,深深警醒。
来源:正能量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