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杜把船推出去那一刻,压根没想到自己会被写进档案,更没想到六十年后,有人翻出来给他盖了个章——“确有其人”。
老杜把船推出去那一刻,压根没想到自己会被写进档案,更没想到六十年后,有人翻出来给他盖了个章——“确有其人”。
台北国史馆去年九月把1950年那份《大榭岛事件调查报告》公开,纸页都脆了,名字却清清楚楚:杜世成,渔民,协助突围,当场被乱枪打死。
没写他知不知道上头在玩什么政治游戏,也没写他老婆后来怎么领尸。
剧里把他拍成了沉默老头,现实里他连台词都没留下一句。
我看完档案第一反应是,这哪是英雄,这就是一张通行证。
谷正文需要有人死,他就顺手把杜世成递上去,跟1955年把林顶立推出去顶锅一模一样。
台湾政大那本新书写得直白:谷正文每次出事,先找下属背锅,再找死人封口。
老杜只是最早的那个。
舟山那边的研究者补了一刀:当年跑交通的船根本不是剧里那种小木船,船帮刷着暗号,老远就能认。
杜世成要是真不知情,他就是被蒙着耳朵送上枪口;要是知情,他也知道自己回不去。
不管哪样,他都成了活印章,盖在别人的保命簿上。
剧播完,舟山政府突然想起来要保护遗址,说要给无名烈士立碑。
当地渔民后代把家里口述史翻出来,一堆“我爷爷当年也送过船”的故事,听着都一个结局:人没回来,名没留下。
官方纪念墙还没动工,老百姓先在自己船头插了束香,插得歪歪扭扭,像极了他当年把船推出去的角度。
说到底,历史剧最狠的不是还原,而是提醒:有人被当成数字,才有人能当主角。
杜世成被写进档案,也仅仅是把“无名”俩字抠掉,换成“有姓”。
真正的名字,还在海里,浪一冲,又散了。
来源:芷若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