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丧尸保留情感记忆”这七个字,像一根细针,把《喜人奇妙夜2》刚播完就炸开的“抄袭”气球戳出一个肉眼难找的小孔——不堵,节目随时泄气;堵了,却可能把整季口碑吹成跨国彩蛋。
“丧尸保留情感记忆”这七个字,像一根细针,把《喜人奇妙夜2》刚播完就炸开的“抄袭”气球戳出一个肉眼难找的小孔——不堵,节目随时泄气;堵了,却可能把整季口碑吹成跨国彩蛋。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10月15日突然甩出的32页设定手册,就是那根针。
手册里写着:2022年12月,编剧金美娜在中韩线上工作坊公开讲过8分钟,还把6页提纲直接标了“欢迎二创,只要署名”。
谷歌浏览量1847次,国内零引用。
数字冷得吓人,却像给争议按了暂停键——现在问题不再是“像不像”,而是“你到底有没有看见那1847次里的某一次”。
对观众来说,这感觉像半夜刷手机,发现自家门口快递站丢的包裹,其实被邻居签收了,还留了字条“记得来拿”。
节目组只要补一句“灵感来自金美娜2022提纲”,就能把人领回家。
一句就行,版权风险秒变互动彩蛋。
但“没看见”也算合理。
1847次,在中文互联网连条热搜尾巴都算不上。
微博一天就几亿滑动,抖音一秒刷过去几百条,6页PDF掉进去,连水花都算不上。
于是出现尴尬局面:创作者真没刷到,观众却默认“这么像,肯定抄了”。
更尴尬的是,国产综艺一向怕署名。
不是不想,是怕署了反而被追问“到底改了多少”。
于是宁可装哑巴。
现在人家把免责条款提前写好,只要点个头,就能从被告变同学,面子、里子、流量全收,还是没人敢先开口。
有人担心:万一节目组真没看过,补署名算不算“假承认”?
法律上不算,道德上却像蹭热点。
可别忘了,金美娜自己写了“欢迎二创”。
这句话把“先发现”变成“后补票”也合法,等于给迟到的署名开了侧门。
再换个角度:1847次里,只要有一个国内IP下载过,争议就不会是零引用。
但KOFIC没放下载地域数据。
也就是说,目前“没人引用”只是“没人公开引用”。
隐藏下载让“撞梗”概率从“几乎为零”变成“薛定谔的猫”。
对写段子的人,这像一道开卷考:老师把答案钉在公告栏,跑不跑去看随你。
交卷时补一笔来源,分数照拿。
不补,也没人会告,但观众心里的红笔已经画下叉。
所以最吃亏的其实是“真没看过”的人。
没抄,却像抄;补名,又像心虚。
口碑时代,说不清就约等于坐实。
那观众能做什么?
很简单,把1847次变成1848、1849……去下载,转评,让下一次创作者想偷懒时,先搜到的不是空白,而是“哦,这题我见过”。
别让“零引用”继续成为沉默的帮凶。
节目组的回应窗口还在。
拖得越久,侧门变狗洞,钻进去也满身泥。
一句话的事,别等第二季播完才想起补字幕。
至于屏幕前的你我,下次再看到“好像在哪见过”的设定,不妨先翻一翻1847次的角落。
也许会发现,创意世界的快递站,比想象的小很多。
来源:石间轻寻奇异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