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7 23:42 3

摘要:最近,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播放,引发了热议。该剧以 1949 至 1950年, 以台湾隐蔽战线斗争为背景,再现了吴石、朱枫等烈士坚守信仰、以身殉国的壮举。这部兼具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不仅还原了一段悲壮历史,其中更蕴含着对教育工作的深刻启示,为当代教

最近,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播放,引发了热议。该剧以 1949 至 1950年, 以台湾隐蔽战线斗争为背景,再现了吴石、朱枫等烈士坚守信仰、以身殉国的壮举。这部兼具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不仅还原了一段悲壮历史,其中更蕴含着对教育工作的深刻启示,为当代教育者提供了鲜活的精神范本与实践指引。

首先是理想信念教育。吴石在权力诱惑前不改初心,朱枫放弃家庭团聚奔赴险境,他们的抉择始终扎根于对国家光明的坚定信念,对国家统一的理想信念的坚持,让人感动。这启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为国为民的信念,如将烈士绝笔家书、冒险传递情报的细节融入课堂,让学生从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的决绝中,具象感知理想信念的力量,远比单纯宣讲理论更能引发共鸣。

其次是家国情怀培育。剧中英雄既有家国担当,亦有对家人的牵挂 —— 丈夫的歉疚、母亲的思念,这些生活化细节让家国情怀变得可感可知。教育中的家国教育同样需要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引导学生理解 "天下兴亡" 与个体责任的关联。通过角色代入、情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思考 "个人与集体如何平衡" 中,自然建立起对家国的归属感。

再次是注重历史教育。该剧既展现英雄的光辉,也不回避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连反派都被塑造为 "偏执而高智商" 的形象。这提示教育者,历史教学应摒弃标签化解读,既要讲清吴石等人传递舟山布防图的历史贡献,也可客观分析地下党遭遇挫折的原因,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的能力。这种尊重真实的态度,才能让历史教育真正实现 "以史为鉴" 的价值。

还有就是做好价值传递。该剧成功之处在于以细节触发共情,如聂曦等烈士被铭记的情节,让观众深刻体会 "沉默的荣耀" 的内涵。教育工作者亦应善用情感纽带,通过组织书信写作、史料研读等活动,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内化价值。当学生从英雄故事中看见坚守与担当,这种影响远比生硬说教更为持久。

《沉默的荣耀》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作品。让无名英雄走入公众视野,也为教育工作点亮了方向。唯有以真实为基、以情感为桥、以信念为魂,才能培育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让英雄精神在教育的传承中永葆活力。

来源:轩轩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