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沉默的荣耀》大结局就明白:于和伟的班,几乎没有人能接得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7 22:33 4

摘要:拿到妻子的亲笔信,可能内心有过一丝动摇,幻想着走出去和家人团聚。

文|婉婉

编辑|司徒夜

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沉默的荣耀》终于迎来大结局。

该死的没死,该好好活着的,反而悲怆离开。

屏幕前的观众跟着揪心,忍不住替先辈们流泪。

为这份伟大的爱国情怀,为英勇无畏的凛然壮举。

剧本改得好,演员演得好。

作为男主角的于和伟,凭借“吴石”再次被推向舆论高潮。

事实证明,他这个班,几乎没人能接得了。

《沉默的荣耀》最后,蔡孝乾临阵倒戈,选择背叛组织。

而这,成了引发多米诺效应的那块骨牌。

吴石、聂曦、陈宝仓,三人逐渐浮出水面,等待接受内部审判。

或许,得知朱枫离开那一刻,吴石就知道自己藏不住了。

但他肩负使命,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轻易揭晓身份。

一旦自我暴露,那就说明:潜伏生涯走到尽头。

终于,他被带进审讯室,面对着谷正文那张冷冰冰的脸。

看不出畏惧与恐慌,有的是从容与坦然。

拿到妻子的亲笔信,可能内心有过一丝动摇,幻想着走出去和家人团聚。

但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一步步走下去,无怨无悔。

完成最后一次传递情报的任务后,吴石坦白“东海”身份。

这时候,已然是无牵无挂、无所畏惧。

那一句“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瞬间戳中所有人的心。

“我只是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

这句话的背后的含义,大概只有国人明白。

没错,吴石是潜伏内部的“东海”,可“东海”又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有自己需要守护的东西,有自己的理想与信仰,所以生死也就没那么重要。

有些东西,远远比生命要宝贵的多。

为什么眼中常含泪水,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

而三人组的分别戏格外感人,深厚的兄弟情谊引人泪目。

于和伟笑中带泪说出“既如此便如此”,陈宝仓随之附和。

那一刻,两人达成灵魂共振。

《人民日报》发自内心深处的质问,把这部剧推向新高度。

“已知主人公的结局,观众还能不能继续追剧?”

同时,也给出了答案。

“有一定风险,但人生本就是一场知道结局的旅程。”

“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的深情,面对家人的不舍和愧疚,是最真挚动人的情感。”

不得不说,老戏骨一出手就是稳,于和伟又一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面对盖上白布的朱枫,眼神之中满是伤痛。

表情变化虽不大,但屏幕前的观众早已被感染,是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想喊却不能喊,想哭却不能哭,吴石身上独有的窒息感,被他诠释得妙极了。

于和伟没有把吴石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英雄”。

恰恰相反,他会痛、会怕、有弱点,还是一个妻管严。

正因如此,才彰显出人性高光,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除了于和伟,好像找不出第二人能驾驭这个角色。

才发现,他早已站在旁人遥不可及的高度。

实至名归

于和伟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

虽然得到高希希导演赏识,但演戏多年不温不火。

什么都不缺,唯独缺了点时运。

不过如今看来,没有前几十年的蛰伏沉淀,不会有后来千人千面的视帝。

演好人慈眉善目,演坏人恶贯满盈,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历史的天空》中,扮演蔫坏蔫坏的万古碑。

并未将反派符号化,而是与导演共创细节。

把“万古碑”的嫉妒、阴狠、算计,以及偶尔流露出内心的心虚和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到了《大宅门2》中,又是败家子人物,白占安。

当时于和伟正值青年,却把“白占安”的自私、懦弱和短视,表现得令人印象深刻。

戏份虽不及陈宝国那么重,但每一次出场,都会让人有恨铁不成钢的惋叹。

《岁月》中的“吴过”,一个真实到骨子里的“现实主义者”。

身上带着几分“奴性”,对领导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对失势的同事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

谈不上十足大好人,也不算大恶人,游走于好坏之间,这类角色往往“最难演绎”。

再看于和伟,一系列表演自然流畅,像极了身边见风使舵的同事。

与其说在演,不如说是在还原,还原剧本,还原人物。

拍摄《悬崖之上》的刑场戏时,于和伟提出“点一支烟”的要求。

恰恰这不起眼的一支烟,让他找到表演的抓手。

先点烟,再抽烟,枪声一响,被吓得抖了一下。

可以说是被冻得手抖,也可以说为死者感到惋惜,是回避,也是正视。

一个举动,两种不同的解释,这都是他自己细品出来的。

有这样的钻研精神,注定会在演员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觉醒年代》的“陈先生”,再到如今的“吴石”,在致敬经典这条路上,走得愈发稳健。

其实,很难定义于和伟是“哪一种”演员。

他既能驾驭厚重的历史剧,也能游刃于现代的职场和生活剧。

既能演王侯将相,也能演市井小民。

这种跨越古今、横贯正反的极宽戏路,让他在题材选择上几乎无所不能。

拿下视帝的称号,于和伟实至名归。

同时忍不住问一句:演艺圈的“第二个于和伟”在哪里?

从当下境遇来看,于和伟这条路可以被模仿,但很难被超越了。

结语:

所以,他不仅是一个好演员,更已经成为一种“品质保证”的符号。

这,才是真正无可替代的原因。

对此,屏幕前的你们怎么看呢?又是从哪部剧开始喜欢于和伟的呢?

可以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上演一波回忆杀吧!

参考资料:

环球网|《今天,于和伟向吴石烈士献花!《沉默的荣耀》明日收官,总编剧:他会给自己减戏,给其他演员加戏》

封面新闻|《专访《沉默的荣耀》制片人栾雅琪:9万件道具6地取景,用“敬畏心”拍出“凡人英雄”|封面深镜》

来源:司徒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