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婚宣言”四个字,把赵露思送上热搜那天,办公室的姑娘们午饭都没顾上吃,集体蹲在茶水间刷手机。
“离婚宣言”四个字,把赵露思送上热搜那天,办公室的姑娘们午饭都没顾上吃,集体蹲在茶水间刷手机。
有人边扒饭边感叹:原来国产言情还能这么拍,不洒狗血,却让人心里咯噔一下。
数据不会骗人——抖音那条14集片段,8亿播放,相当于全国每人点了一次还带拐弯。
言情剧能掀桌,靠的不再是工业糖精,而是把“离”字拍出了爽感:老娘先走,你慢慢追。
爽完不过三天,陈伟霆的“追妻36计”上线,微博话题阅读量飙到12.3亿。
网友一边吐槽“套路老”,一边把36招做成PPT,发在群里当恋爱教材。
老梗新炒,火候对了,照样满屋飘香。
平台趁热官宣番外《耀眼之后》,直接堵死观众退路:想嗑糖?
后面还有婚后日常,一次打包,全年不断档。
言情剧第一次把“售后”做成期货,播放量15亿只是首付。
同档期,仙侠那边也没闲着。
《入青云》热度9800,离破万只差一口气,却没人催更——都在等11月的“狐狸洞副本”VR版。
官方放出话:想提前解锁,先给正片刷够互动值。
观众一边骂“割韭菜”,一边把侯明昊打戏花絮刷到B站500万播放,弹幕齐刷“新生代打戏天花板”。
成龙都出来点赞,年轻人瞬间支棱:前辈认证,比买热搜管用多了。
最安静的赢家是《沉默的荣耀》。
央视八套收视率稳稳1.5%,豆瓣评分从8.4爬到8.7,涨得慢,却每一步都踩得实。
于和伟那段“最后一份密报”,没有BGM,没有特写,就是一张脸、一盏台灯,50万转发就这么来的。
中年观众终于不用被嘲“遥控器钉子户”,协会直接盖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作品”,《新闻联播》给画面,一句话:主旋律也能成“电子榨菜”。
榜单后段同样藏着小心思。
《宴遇永安》把穿越梗玩成“穿越套餐”,联名餐饮一周卖10万份,抖音美食话题3亿播放,观众边吃边拍,顺手给剧加曝光。
《一笑随歌》OST在古风榜挂了三周冠军,评论区高赞只有一句:歌比剧出圈,但剧把歌衬得更香。
连《命悬一生》这种小成本悬疑,也靠豆瓣7.9分苟住排面,证明没钱买热搜,还能买良心。
平台算盘打得精:腾讯用“节点式营销”把观众当股票,24小时花絮就是利好;优酷把仙侠卖给日韩,顺带试水VR副本,海外版权费先回一波血;爱奇艺把《沉默的荣耀》剪成导演版,给迷雾剧场收官,既抬了逼格又稳了会员。
观众以为自己在追剧,其实被当成数据矿工,挖的是互动、话题、二创,挖得开心,也就懒得计较。
有人担心:都这么精算,剧会不会越来越像流水线?
数据给出的答案挺实在——《许我耀眼》62%的观众是18到24岁女生,带动美妆销量;《沉默的荣耀》46%观众35岁以上,把央视收视率拉回1.5%。
各吃各的饭,各嗑各的CP,国产剧第一次把“分众”做成“分钱包”。
套路不怕老,怕的是没人真信。
只要有人为离婚宣言掉泪,有人为密报片段失眠,再老的梗也能长出新肉。
接下来的三个月,屏幕只会更挤:VR狐狸洞、导演剪辑密报、婚后番外、穿越套餐……观众的时间表被提前写进宣传PPT。
不想被牵着走,简单——遥控器在手,关机键0.5秒就能让一切数据归零。
只是大多数人舍不得,毕竟生活已经够累,能在虚构里爽一下、哭一场,再顺便学会36招追妻术,也算赚到。
剧会散,热度会凉,但那一刻被击中的心跳是真的,对观众来说,这就够了。
来源:越战越勇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