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晚上让他们俩洗脚,我在房间收拾衣服,结果我都快收拾完了,他俩还在沙发上打打闹闹,把沙发垫子,靠背都弄得乱七八糟。
昨天晚上让他们俩洗脚,我在房间收拾衣服,结果我都快收拾完了,他俩还在沙发上打打闹闹,把沙发垫子,靠背都弄得乱七八糟。
我当时看到那个场景就很火大,拿起一个衣架冲出房间跑到客厅,就把他们两个的屁股各打了几下,还很严厉地吼了他们。
然后大宝很委屈就在那掉眼泪,二宝没讲话,大宝边擦眼泪边还说沙发不是他弄的。
可是我打完之后没理他们,只给他们下了任务:一把沙发整理好,二洗脚。
说完转身进房间的时候,只听大宝在那跟二宝分配任务了,他俩就开始行动了。
我之所以不听大宝的解释,对他俩是一样的打一样的吼,是因为我以前就告诉过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只要他俩在一起,不管谁做的什么事情,好的都一起表扬都脸上有光,如果是坏的,那也是两个人都有份,该打打该骂骂。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对没有做坏事的那个孩子很不公平,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有时候从多种角度来讲,谁是绝对的对,谁又是绝对错呢。
而且父母并不是判官,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去跟孩子判个对和错,更何况他们两个掺杂在一起的事情,有时候根本就分不清什么东南西北的。
再者说他们是两兄弟,如果太跟他们分对错和谁做了什么,谁没做什么的话,恐怕会让他们兄弟情生分了。
这样一旦以后有什么事情,他们就会互相推托,互相指责,都说是对方做的不是自己做的,长此以往下去,他们的兄弟情就荡然无存了。
况且,我觉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确实是挺好的。
以前的大家族都沿袭这一套,哪怕是庶子庶女也是一样的,在外面犯了错,同样会连累家中的嫡子女名声不好。
看过《知否》的都知道,这个道理是始终贯穿着整个剧情的,尤其是盛家的几个女儿。
墨兰和梁晗私会被抓到后,林小娘只是放出了风声,说梁晗在道观里扶了快摔倒的墨兰一下,华兰就如临大敌的回来同大娘子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当知道他们两个是私通后,华兰当时整个人都惊呆了,又气又恨真当时恨不得手撕了墨兰的。
因为墨兰一旦犯的错传出去,会连累华兰在婆家真都抬不起头来,可能还会被休了的。
所以我才说了,只要是他们两个参与的事情上,就得让他们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是兄弟不同心,那么做什么都不成的。
我以前吼孩子骂完孩子,都会很自责,很后悔,觉得不应该和他们吼,应该好好的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讲道理的。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吼了他们,甚至打了他们之后,我都会PUA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不教育的狠一点,我不说话难听一点,等以后他们到社会上,有更难听的话等着他们呢,那时候他们受不了咋办呢。
所以,现在我说话狠一点,我脾气大一点凶一点,他们习惯后,等以后出社会了,再有人对他们凶或者说什么难听的话,他们的心理也承受得住,也不至于出现心理问题,更不会压抑和抑郁。
果然,只要想着自己,不合理的也会把它合理化。
来源:育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