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追完!还得是年代剧!回不去的青春!扬帆起航!太热血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3 21:03 1

摘要:“原来我们爸妈当年创业,拼的不是人脉,是能不能在55杯白酒里活下来。”——这条弹幕飘过的时候,屏幕里萧闯已经趴在桌边,嘴角还挂着那句“合同我签”。

“原来我们爸妈当年创业,拼的不是人脉,是能不能在55杯白酒里活下来。”——这条弹幕飘过的时候,屏幕里萧闯已经趴在桌边,嘴角还挂着那句“合同我签”。

一瞬间,90后、00后集体沉默:原来职场内卷不是新词,是父辈玩剩下的。

《启航:当风起时》把镜头对准1991-1994的中关村,没有滤镜,没有西装革履,只有塞满二手显卡的蛇皮袋和随时可能被封的仓库。

剧里那批汉卡,现实中让联想靠“联想式汉卡”拿下第一桶金,单价卖到四千块,相当于当时北京四环外一平米房。

道具组把原卡借来当模板,塑料壳上的划痕都没擦,观众摸到的是真历史。

更扎心的是裴庆华的原型轨迹:中科院计算所辞职,押上全部积蓄,连办公室都是借的传达室。

剧里他半夜守着386电脑等测试结果,怕停电,把UPS焊在自行车后座,真事。

当年中关村流行一句话:“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剧里只给裴庆华两秒钟镜头——纸箱铺地,外套当枕头,够了,谁都能秒懂。

很多人以为年代剧就是滤镜怀旧,这里偏不。

萧闯的花衬衫不是淘宝做旧,是剧组从潘家园淘来的真货,标签还写着“广东金盾1992”,领子一翻,汗渍都在。

BP机一响,镜头给特写:屏幕缺笔画,数字“3”少半边,那是当年摩托罗拉传呼机通病,修一次八十块,没人舍得。

就这一秒,钱包记忆被瞬间激活。

最狠的是55杯白酒戏。

导演没拍豪言壮语,只给萧闯一个近景:喝到第38杯时,他偷偷把嘴里的酒吐进擦手毛巾,毛巾沉得能拧出水。

原型当事人后来回忆,“那顿饭喝完,我胃出血,合同真签了,但第二年就肝硬化。”剧里没演后半句,留白比台词响。

弹幕飘过一句“现在甲方让喝三杯我就发微博控诉”,笑点背后全是后怕。

女主谭媛也不是工具人。

1992年,北京第一次选美比赛“京城小姐”刚被叫停,她穿着垫肩西装去招聘会,HR直接问“会不会打字”,她回“会盲打120字/分钟”。

剧里只给她十秒镜头:把一张五寸软盘插进电脑,敲几下,屏幕跳出WPS界面,旁边男生看呆。

那一幕,比任何“独立女性”口号都利落。

音乐更像隐形彩蛋。

第8集,萧闯在出租车里听见《同桌的你》,镜头切路边磁带摊,标价9块8,旁边贴着“新品到货:郑智化《星星点灯》”。

1994年,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才150块,买一盘磁带要省三天饭钱。

观众只要当年买过,耳朵会自动补出塑料壳拆封的“咔哒”声,鸡皮疙瘩瞬间爬满手臂。

大结局没拍上市敲钟,只给了一个空镜头:昔日电脑城门口挂上“中关村科技园”新牌子,老摊主蹲在门口吃盒饭,手里筷子还是当年撬机箱的螺丝刀。

字幕打出“2000年,中关村销售额突破千亿”,没有欢呼,反而安静得吓人。

那一刻,所有人都能算出自己爸妈错过的那条财富赛道,也忽然明白:所谓时代红利,不过是敢在55杯白酒里活下来的人,用胃换的。

来源:小于影视吐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