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域talk|盐茶为聘、契书为证,热播古装剧里的“聘猫礼”火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4 18:45 1

摘要:近日,古装美食剧《宴遇永安》凭借“全家穿越开饭馆”的趣味设定热播,剧中主角为了养猫筹备“聘猫礼”的剧情引发热议。不少观众好奇:古人接猫回家真要如此郑重?事实上,这一幕并非艺术虚构,而是宋代起延续数百年的民间习俗,“聘猫”的仪式规格与文化内涵,远比剧中呈现的更为

近日,古装美食剧《宴遇永安》凭借“全家穿越开饭馆”的趣味设定热播,剧中主角为了养猫筹备“聘猫礼”的剧情引发热议。不少观众好奇:古人接猫回家真要如此郑重?事实上,这一幕并非艺术虚构,而是宋代起延续数百年的民间习俗,“聘猫”的仪式规格与文化内涵,远比剧中呈现的更为丰富。

根据《猫苑猫乘》《崇正辟谬通书》等古籍记载,求猫人首先要 “相猫选才”,参考专门的《相猫经》,讲究“耳小头圆尾又尖,胸膛无旋值千钱”,还要通过“提耳缩肢”“抛壁攀抓”等测试筛选捕鼠能手。选定后需翻查《玉匣记》择吉日,避开“飞廉”“受死”等凶日,优选“甲子”“乙丑”等吉时。最具仪式感的当数“下聘签契”环节。求猫人需手持聘礼上门,与猫咪的原主人立下《纳猫契》——写明猫咪外貌(如“一只猫儿是黑斑”)、职责(“仓禾自此巡无息,鼠贼从兹捕不闲”),还要请 “东王公证见南不去,西王母证知北不游”作为“神仙见证”,部分契书甚至会画螺旋状文字或猫咪画像。

纳猫契。

迎猫回家的规矩更为细致:需用木桶或布袋作为猫咪的“花轿”,内置一根从主人家讨来的筷子,途中遇水坑必须填石而过,寓意猫咪 “不走回头路”。到家后先带猫拜灶神 “登记入家”,再让其与家中“原住民”猫狗见面 “认亲”,最后将筷子插在院中土堆上,引导猫咪在此 “如厕”,完成古代版 “猫砂盆定位”。

宋代“聘猫礼”。(图片由AI生成)

电视剧中主角准备的盐与鱼干,恰是古代“聘猫礼”的经典配置。不少宋代文人用诗文记录了为猫咪准备“聘礼”的经历:陆游在《赠猫》中写下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黄庭坚则以 “买鱼穿柳聘衔蝉” 叙述求猫经历。看似寻常的聘礼,实则藏着深厚的民俗寓意。盐在吴方言中与 “缘” 谐音,古人以盐为聘,暗含 “人猫结缘” 的期许,有时还会搭配头发,进一步强化 “缘分相系” 的象征。而鱼干既是猫咪喜爱的食物,也是对猫主人的心意表达。到了明清,聘礼还出现地域 “内卷”:温州人加赠盐醋,潮汕人改用白糖,绍兴人则以苎麻为聘。若是聘来的猫是野猫,还要给猫妈妈送去小鱼串作为 “生育补偿”。

古人为何将接猫称为“聘”而非“买”?在宋代语境中,“聘”字本用于婚嫁,将其用于猫,其实是凸显了对猫咪的珍视——猫不仅是捕鼠工具,更是被视为家庭成员。随着《宴遇永安》的热播,不少铲屎官也效仿剧情给自家猫补办了“聘猫礼”。虽然如今养猫少了古代的仪式,但从宋代书斋里 “狸奴伴读” 的温情,到如今客厅里 “猫卧膝头” 的日常,跨越千年的,从来不是复杂的流程,而是人与猫之间那份彼此依赖、彼此珍视的情感。

来源:读特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