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许我耀眼》看《星汉灿烂》:赵露思母女冲突,是价值观的不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3 13:00 1

摘要:城墙边那场戏,程少商站在砖垛上,望着母亲萧元漪的背影,声音发颤地说“我阿母心里,从来没有我”,那天晚上看电视的人里,每4个就有1个在这时候没换台——收视数据显示,这集峰值冲到了2.8%。

城墙边那场戏,程少商站在砖垛上,望着母亲萧元漪的背影,声音发颤地说“我阿母心里,从来没有我”,那天晚上看电视的人里,每4个就有1个在这时候没换台——收视数据显示,这集峰值冲到了2.8%。

这不是简单的母女吵架,是两种活法撞到了一起,一个要“规矩”,一个要“活命”,从古到今,家里闹矛盾的,十有八九都因为这个。

先说那个书桌。

程少商从乡下被接回将军府,自己动手修了张破桌子写字,萧元漪看见,转头就把新做的好桌子给了姎姎。

有人说这是偏心,可翻历史书就知道,汉代的书案不是随便给的,那是家里文化继承人的象征。

萧元漪心里,合格的女儿得像姎姎那样,说话轻声细语,走路规规矩矩,写出来的字方方正正,这才是贵族该有的样子。

程少商呢?

她在祖母身边长大,没人教这些,饿了自己找吃的,被欺负了自己躲,修桌子用的都是捡来的木头,在萧元漪眼里,这叫“野路子”,上不了台面。

可对程少商来说,那张破桌子是她自己挣来的安稳,比什么都金贵。

万家寿宴上更热闹。

程少商被人推下水,爬起来没哭,反倒拿起发簪往自己手上划了道口子,血滴在地上,指着对手说“我以血为誓,你敢害我”。

现在看这是自伤,可汉代有“血誓”的规矩,拿血发誓的人,老天爷都得听着。

程少商是想用祖宗传的法子护自己,萧元漪却当场骂她“用这种阴诡手段,丢尽脸面”。

为啥?

萧元漪读的是《列女传》,书里写女子要“贞顺”,不能耍心眼。

她忘了,程少商在乡下没人护着的时候,这些“心眼”是活命的本事。

就像现在有的家长,自己当年吃了没文化的苦,非要孩子死读书,可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又说“你怎么不懂得反抗”,道理一样,都是用自己的尺子量别人的日子。

最让人揪心的是九骓堂那次。

程少商跟人打架,萧元漪直接把她绑在柱子上,要按军法打板子。

有观众说“她是将军,管孩子跟管士兵一样”,这话没错。

汉代军户家族真有“以军法治家”的规矩,萧元漪带兵多年,习惯了“令行禁止”,她觉得孩子就得像士兵,听话、守规矩,才能在乱世活下来。

可孩子不是士兵,程少商被绑着的时候,眼里的光都暗了,她不是怕疼,是怕自己的亲娘真把她当敌人。

后来调查说,70%的观众觉得“母亲把战场思维错用到家里了”,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家里讲情,不是讲军令。

这事儿放到现在也一样。

去年有个报告说,15%的孩子跟程少商似的,爹妈不在身边,自己琢磨着长大,这些孩子最懂“活命比规矩重要”。

可当妈的呢?

2023年新出的家庭教育法说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可真到过日子,多少妈还在说“我都是为你好”?

专家统计过,68%的家里吵架,都是因为老的觉得“该这样”,小的觉得“我想那样”。

就像萧元漪,她不是不爱女儿,她是把“爱”和“规矩”捆在了一起,觉得只要女儿按她说的做,就能少走弯路,却忘了程少商走的路,她自己根本没走过。

观众投票挺有意思,45%的人说“母亲有苦衷”,52%的人说“嫋嫋该反抗”。

这数儿差不离,就像咱们街坊邻居吵架,站妈的说“当妈的不容易”,站孩子的说“孩子也难”。

可难在哪儿?

难在谁都不肯承认,对方的活法也有道理。

萧元漪要是能看看程少商修的桌子多结实,程少商要是能想想母亲打仗时见过多少死人,或许就吵不起来了。

书里写,后来程少商嫁人了,跟母亲就过年过节见一面,客客气气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人说,这样的家得学会“各过各的,别较真”。

这话听着冷,可实在。

当妈的总想把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孩子不是泥人,这样的日子能过好吗?

来源:进取叶子g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