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剧里他家成了地下党茶话会据点,三天两头聚餐喝酒,特务还装瞎?
一部打着正剧旗号的闹剧,到底谁在买账?
《沉默的荣耀》开播时,多少人抱着敬意打开电视。
烈士的名字还在耳边回响,可看到第三集,心就凉了半截。
于和伟演得再卖力,也救不了剧本里满地狼藉的逻辑。
吴石将军是谁?那是冒着杀头风险送情报的真英雄。
结果剧里他家成了地下党茶话会据点,三天两头聚餐喝酒,特务还装瞎?
朱枫作为交通员,理应低调潜行。
可她进吴公馆比上菜市场还勤快,谷正文愣是没反应。
上一个交通员刚被抓,下一个就敢天天上门吃饭?
这不是谍战,是过家家。
更离谱的是饭局被撞破,演起了家庭伦理狗血剧。
段太太一见朱枫,立马脑补偷情大戏,嘴碎得像小区大妈。
王碧奎甩脸子,吴将军低头认错,聂曦跑前跑后劝和。
这是在拍革命史诗,还是《爱情保卫战》?
你说观众能不骂吗?弹幕早就炸了锅。
“这编剧看过史料没有?”“建议改名叫《沉默的笑话》。”
豆瓣短评清一色一星:“拿烈士当恋爱背景板,吃相太难看。”
可你细想,它真的一无是处?
至少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了吴石、朱枫的名字。
以前搜不到几个人知道的烈士,现在成了热搜词条。
从这个角度看,它也算“歪打正着”地普及了一把历史。
但别拿教育意义当遮羞布。
你知道真实情况多惊心动魄吗?
吴石靠微型相机拍下绝密军情,藏在火。
陈宝仓冒死记下布防图,全凭脑子硬背下来。
哪有时间陪你演三角恋、婆媳矛盾、牌友八卦?
剧中陈宝仓去舟山查情报,没带相机只能手抄。
好家伙,台风天里顶着暴雨记笔记,电话线还断了。
问题是——吴石有相机,为什么不借?
不是买不起,是编剧根本不在乎细节。
还有那个虚构角色黎晴,突然揭开身世之谜,哥哥战死沙场。
感动吗?是挺煽情。
可这种强行加女主、拉感情线的操作,看得人牙酸。
历史不是你家后花园,想栽什么花就栽什么花。
最气人的是陈泽民被捕那段。
史实是他因疏忽暴露,结果剧里改成内鬼陷害。
翁连旺冒充老师混进山区,档案照片都不对版。
蔡孝乾居然让他参加行动?这是蠢还是黑?
更荒唐的是,派任务前队友拉肚子,就让内鬼顶上。
中共武装基地没人了?非得用个可疑分子?
那牺牲的同志算什么?一群摆设?
有人辩解说:戏剧需要冲突,不能照搬史书。
没错,改编可以,但要有底线。
《潜伏》改了人物关系
来源:小刘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