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演自己下场演戏,还一人分饰N角,这剧是穷到请不起演员,还是卷到不让外人赚一分钱?
导演自己下场演戏,还一人分饰N角,这剧是穷到请不起演员,还是卷到不让外人赚一分钱?
昨晚刷到《许我耀眼》幕后,B组导演管梓净不光演林涛,第12集端咖啡、第18集送快递,全是他。
镜头一扫,观众弹幕狂刷:这老板好眼熟!
我直接笑出声,同一部剧里自己跟自己打照面,工资省得明明白白。
更离谱的是副导演张振雷。
戏里演黑心老板裘总,直播带货那场,他张嘴就是“家人们上车”,手势、尾音、假笑弧度,跟头部主播一个模子。
我以为是天赋,结果花絮甩出来:人家真去直播公司端了三天盘子,蹲仓库打包、喊链接,回来就把那股“割韭菜”味演活了。
网友骂裘总骂上热搜,他微博留言:骂轻点,我下班还得回去剪片子。
河北人吴亚衡更离谱,戏里四川话溜到飞起。
我四川室友路过电视,愣没听出破绽。
一查,导演本人兼方言指导,晚上收工拉着川籍灯光师对词,一句“巴适”纠了二十遍。
网友调侃:剧组不养闲人,养的是全能特种兵。
我原来以为“熟人局”是省钱,现在看是省命。
同一拨人从《偷偷藏不住》挪到《许我耀眼》,彼此一个眼神就懂,现场改词不用对机位,拍完直接进剪映,素材丢硬盘里,导演自己剪。
效率拉到max,质量还稳。
观众爽了,平台乐了,只有他们的黑眼圈是真的。
有人担心导演演戏会出戏,我反倒觉得更真。
管梓净最懂林涛的坑在哪,他演的时候直接避开那些“演”的痕迹;张振雷知道哪句台词会气人,故意把重音落在“包邮”上,屏幕外的我拳头瞬间硬了。
自己写刀,自己挨刀,痛感百分百传递。
看完我只想说:内娱别老喊寒冬,先把人的潜力榨干再说。
当导演、演员、方言老师、直播实习生四证合一,成本砍半,效果翻倍。
观众要的不是流量脸,是真心。
谁能想到,最卷的不是演员,是导演本人。
剧可以烂,但打工魂不能丢。
下次再有人吐槽“剧组穷”,直接把《许我耀眼》甩他脸上:穷?
人家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连导演都没放过。
来源:认真安斯蒂斯5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