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是甄嬛这样爱憎分明的人,想必这也是她身上最大的魅力所在。但甄嬛在成功完成屠龙计划,登上太后之位过后,为何与她最为亲近的崔槿汐,和胧月的养母敬妃,到了这个该分享胜利果实的关键时候,却远离了甄嬛?原因无他,以求自保而已,甄嬛已经变了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是甄嬛这样爱憎分明的人,想必这也是她身上最大的魅力所在。但甄嬛在成功完成屠龙计划,登上太后之位过后,为何与她最为亲近的崔槿汐,和胧月的养母敬妃,到了这个该分享胜利果实的关键时候,却远离了甄嬛?原因无他,以求自保而已,甄嬛已经变了。
首先我们得知道,剧版的甄嬛和原著当中其实有着不小差异,剧版甄嬛或多或少都被加上了点“人情味儿”。原著当中甄嬛绝对是杀伐果断,只看立场,不分善恶。这点在果郡王死后也是尤为明显,彻底没了软肋。
而敬妃因当初遭受到华妃的祸害,已然无法生育,此生再难为人母。于是这才想要设计除去甄嬛,自己就可以不用担心有人将胧月抢走。甄嬛破局过后,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敬妃对其心悦诚服,从此甄嬛阵营添了一员大将。但胧月的问题其实从未得到解决,甄嬛后来也后悔了这次的心软,差点酿成大错。
那就是在甄嬛以身入局,不惜以腹中胎儿陷害皇后这次。本就没抱太大希望能够一举将皇后扳倒,此时的甄嬛对雍正厌恶至极,自然是不想为其生下孩子。只不过是找一个合理的堕胎理由,又想狠狠坑皇后一把,一箭双雕之计。但胧月的插足,让此事成了定局。
对甄嬛来说,除去皇后可以徐徐图之,相比较于胧月来说,甄嬛自然是两权相害取其轻。当胧月出面作伪证之时,甄嬛也是十分诧异的,想必这是意料之外。胧月也被敬妃当成了棋子,为了扳倒皇后,敬妃不惜拿胧月来做文章。这点让甄嬛大感意外,也为后来敬妃远离甄嬛,以求保命埋下伏笔。
而崔槿汐作为甄嬛团队的元老级别人物,只需要抱紧甄嬛大腿即可名利双收。但其实远离甄嬛才是她最明智之举,因为她已经看清了甄嬛的嘴脸——苏培盛已然被秘密处死。
如此兔死狗烹之举,自然是让崔槿汐万分心寒,但也能理解甄嬛。因为崔槿汐跟随雍正多年,并不是说怀疑苏培盛的忠心,而是一个活着保守秘密的人,永远不如死了可靠。而之所以甄嬛会有这样的顾虑,其实是因为后期的弘历登基之后,甄嬛从一开始的权倾朝野,到后来被慢慢架空。一旦屠龙之计走漏风声,她万死难赎。
待在这样极度理智之人的身边,崔槿汐只是倍感心寒,或许离开了她,自己才能安稳度过后半生。
来源:聊点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