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毛女、杨白劳、黄世仁,这三个名字因为民间借贷问题,命运产生了重大纠葛,而回顾黄世仁的贷款利率,就可以一窥那时候乡土借贷的冰山一角。
白毛女、杨白劳、黄世仁,这三个名字因为民间借贷问题,命运产生了重大纠葛,而回顾黄世仁的贷款利率,就可以一窥那时候乡土借贷的冰山一角。
关于杨白劳借了多少钱,在不同的表演版本中会有差异,我们追溯“白毛女”的原始版本,也就是1941年鲁艺秧歌剧,戏词里很明确是借了20大洋。原词是“去年为了给喜儿添点嫁妆,向黄家借了20块大洋,说好年终连本带利,可今年收成不好,一文钱也没的还”。
第一版原剧作中并没有精准的说出究竟要还多少钱,但有他人的间接佐证,也就是二旺说的台词,“黄家的利钱可是利滚利的呦”。不过这并不能识别出究竟要还多少钱。
参考1950年电影版本中,黄世仁自述台词“杨白劳,你欠我家二十块大洋,一年没还,如今连本带利三十六块大洋”,随后杨白劳哭诉“黄老爷,打死我也拿不出这许多钱呐”
按借贷20块大洋,一年借贷期连本带利还36块大洋计算,年化借贷利率为
(36-20)/20=0.8
年化利率80%,这是妥妥的高利贷无疑了。最可怕的是黄老爷的利息可是利滚利,也就是说,如果一年没还,那么实际产生的利息也要算作本金,用于计算下一年的利息。
假如杨白劳五年后归还,那么这20块大洋连本带利需要还多少钱呢?说出来还是非常可怕的。
20×1.8×1.8×1.8×1.8×1.8=378块大洋。
故事背景处于1940年左右的晋察冀边区,按照中国国民经济史统计资料可知,那时候一斤小麦的市价是0.05元,那么20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就是400斤小麦。
同样根据上述资料,一亩地的产就是400斤左右,换句话说杨白劳是跟黄世仁借了一亩地的小麦,因为当年收成不好,而无法偿还。
杨白劳是佃户,通常只有2-5亩耕地,除去缴纳租子之后,肯定是无法承担偿还第二年36块大洋的本息的。
假如杨白劳有3亩地,每年可产小麦1200斤,我们可以计算杨白劳的可支配收入:
1、缴纳租子通常是十税二,也就是240斤。
2、一家两口一年吃食,成年人一年400斤,未成年人一年200斤,合计600斤。
3、物质交换,买些油、盐、衣服、缝缝补补等等,还有烟袋,基本是粮食的一半,也就是300斤。
4、医药跑不了,算100斤吧。
除去以上硬性支出,还剩多少呢?
1200-240-600-300-100=-40
没错,还剩负40斤。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若是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能不能活命真是另说。
若是忍饥挨饿,再加上缩衣节食,再加上缺医少药,每年还能剩下一点嚼头,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便无以为继了。
黄世仁愿意把钱借给几乎没有偿还能力的杨白劳,显然不是为了人道主义或者救死扶伤,更多的是盘算吃下这一家子,骨头渣子都不愿吐一口。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