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隔多年,再看《金粉世家》,依然忘不了那场染红夜空的大火。冷清秋抱着孩子,在烈焰包围中毅然逃离金家。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手捧百合花的羞涩少女,而是一个带着新生希望的母亲。
葡萄藤上的百合花终会枯萎,而那场映红半边天的大火,却成为她新生的起点
时隔多年,再看《金粉世家》,依然忘不了那场染红夜空的大火。冷清秋抱着孩子,在烈焰包围中毅然逃离金家。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手捧百合花的羞涩少女,而是一个带着新生希望的母亲。
火光映照下,她的脸庞格外坚毅。那个曾经说着“我们不是一样的人,就好像我家的葡萄藤上是开不出百合花的”女孩,如今面对燃烧的宅院,却走得无比决绝。 这一刻,她终于从牢笼中解脱。
01 火中重生,豪门梦碎
原著中,清秋借助火势,抱子逃离。 那场烧红了半边天的熊熊烈火,偏偏只烧了金燕西所住的院落,仿佛是上天给清秋的一次契机。
逃离火海后,清秋曾想投昆明湖自尽,但看着怀中稚子,她于心不忍。 与母亲商量后,她对外扬言自己已像屈原一样投河自尽,随后举家迁往他方,隐姓埋名,誓不与金燕西再见。
金燕西得知清秋离开后,并没有一丝悲痛,反而觉得婚姻因清秋去世而解体,一了百了。 对于被清秋带走的儿子,他认为自己还年轻,哪里会愁到没有孩子。
昔日恋人,如此绝情。
清秋看透了,她在留给金燕西的绝交书中写道:“此信请为保留,作为绝交之书,离婚之约……置儿君侧,君纵听之,而君所获之新爱人,宁能不视之为眼中钉,拔去之而后快耶?”
02 生存面前,才女低头
隐姓埋名的清秋,去了哪里?原著中,她并没有离开北京,而是在西城区白塔寺庙后一条小胡同里租住下来。
为了养活幼子和三位老人,这个曾经才华横溢的女子,不得不抛头露面,在街边卖春联。
白塔寺的庙会上,一个三十左右、憔悴却斯文干净的女人,带着十岁左右的男孩,摆摊卖字。 她声称能根据用户需求,现场定制春联。 这不是一般水平能搞定的事,何况一介女流?
昔日吟诗作赋的纤纤玉手,如今为了生计,在寒冬腊月为路人写春联。此外,她还在家里收几个学生,办起私塾,晚上还要给人做手工贴补家用。
从豪门少奶奶到街头卖字,清秋的落差何等巨大。
但她从不抱怨。有读者认出了她可能是金家的人,她便悄悄搬离,不让金家找到自己。 她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要保住那点尊严。
03 欧阳于坚,未了的情缘
很多人猜想,清秋离开金家后,会不会去找欧阳于坚?毕竟,他们曾是精神上的知己。
欧阳于坚是清秋的国文老师,青年诗人,才情汪洋恣意。 他与清秋有着相似的出身——都是单亲家庭,由母亲独自带大。 两人对文学有着共同的热爱,是难得的文字之交。
剧中,欧阳于坚确实对清秋怀有真挚的情感。 但他从未像金燕西那样大胆追求,他的爱是克制而隐忍的。
当金燕西毫不避讳地表达爱意时,欧阳却因自己的贫寒出身而自卑。 “我怎么会比得过总理的七少爷呢?冷清秋一定会选择他的吧?”这样的自我暗示,让他迟迟不敢表白。
爱情中,主动的那方往往更占优势。
清秋的母亲曾无奈地说:“清秋要是选择欧阳老师,或许会平平淡淡,但绝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当年的清秋,面对热情似火的金燕西和木讷被动的欧阳于坚,选择了那份炽热的浪漫。
04 命运弄人,身世之谜
更让人唏嘘的是,欧阳于坚其实是金铨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也就是说,他和金燕西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20多年前,欧阳于坚的母亲欧阳倩曾是金家大太太的丫头。 她与金铨暗生情愫,并怀上了孩子。 金铨的母亲知道后,认为是下人来勾引自己的儿子,心术不正,败坏名声,残忍地把欧阳倩赶出了金家。
欧阳倩天生骄傲,带着儿子独自生活,从不向金家开口。 即使20年后金铨想补偿他们母子,她也拒绝了。 她对儿子说:“不,我很恨他。”但为了不让儿子心中充满仇恨,她一直引导儿子向善、向上。
即使世界对我凉薄,也不必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这样的母亲,培养出的欧阳于坚自然品行端正。他与金燕西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在逆境中自强,一个在顺境中溺爱。
05 破镜难圆,各奔东西
那么,清秋最终会和谁在一起?答案或许让人失望——她谁也没有选择。
原著中,清秋离开后,再也没有与金燕西见面。 有一次,金燕西在西山偶遇清秋,情不自禁喊了一声“清秋”,当冷清秋发觉后,反而催着驴子快跑,金燕西坐着车子追了一路,不见身影。
而欧阳于坚,在剧中南下返乡,与母亲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他并不知道清秋后来的遭遇。
清秋,这个曾经梦想“读大学,读硕士,最后再读博士”的独立女性,最终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数年之后,留洋回来的金燕西成了演员,拍摄自传体电影《不堪回首》。 某天放映时,清秋带着十六七岁的儿子前去观看,看到自己在剧中被黑化成嫌贫爱富的妻子,伤心不已,起身离开。
那段刻骨之恋,如烟花般消散在夜空。
在我看来: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清秋选择金燕西时,只看到了爱情的浪漫,却没看到门不当户不对的隐患。好在,她始终没有放弃独立和自尊,这也是她最终能重获新生的根本。
婚姻中,相似的三观比炽热的爱情更持久。可惜,年轻时我们都不懂这个道理。
大家觉得呢?清秋应该选择欧阳老师,还是独自前行更符合她的性格?
来源:影视大哼唧